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装配数字化系统研究
作者: 曾亮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五层模型   任务管理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装配数字化  
描述: 装配是制造过程中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制造环节之一。在已有的航空发动机设计方案和加工技术水平条件下,装配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航空发动机的质量、性能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装配
航空发动机高速附件传动系统研究和设计
作者: 张再德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高速附件传动   CAE   MSC.Patran   斜撑超越离合器  
描述: 现代航空发动机功率和附件转速日益提高,需要高转速的附件传动系统与之匹配。高转速的附件传动系统,不仅能够传递更大的功率,而且减轻发动机的重量,提高推重比。首先,论文阐述了附件传动设计的基本方法,对
航空发动机数字化制造BOM结构设计研究
作者: 胡颖晓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制造BOM   BOM映射   物料清单   设计BOM  
描述: 产品物料清单(BOM)是制造企业的核心数据,是企业各应用系统集成的纽带。本文从企业BOM应用角度出发,对航空发动机.BOM结构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包括BOM结构模型、制造BOM(MBOM)视图设计及
航空发动机型号项目管理平台构建技术研究
作者: 马彦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风险链   项目管理   WBS   多级计划管理  
描述: ,以研制过程中的管理需求为出发点,围绕适合我国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项目的管理平台的构建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型号项目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深入分析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项目
航空发动机全数字仿真平台设计
作者: 季春生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全数字仿真平台   数字仿真   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  
描述: 数字仿真是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与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技术,在发动机控制器仿真与控制系统半物理试验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本文针对国内发动机数字仿真的技术现状与工程需求,在Windows环境下设计开发
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控制
作者: 潘慕绚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自适应控制   参数估计   最小方差   PID控制  
描述: 该文围绕自适应控制这一主题,做了以下一系列有意义的尝试和研究.将利角输入输出测量值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和比例—积分型自适应律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多变量控制中,并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器有效地避免了全状态量的测量,并获得好的动、静态性能.提出了
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理论和试验研究
作者: 范志强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包容性   航空发动机   机匣   应变响应   数值仿真  
描述: 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是发动机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本文在国内首次系统地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问题,研究了机匣包容性工程设计方法——破坏势能法和包容系数法,研究了机匣包容性
航空涡轮轴发动机加速寻优控制研究
作者: 钟周威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涡轮发动机   最优控制   航空发动机   轴系扭振  
描述: 本文研究了某型航空涡轮轴发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规律,分析了在近期航空涡轮轴发动机在装机试验中发现的轴系扭振问题,并根据轴系扭振产生的机理,在该发动机模型中增加了传动间隙、传动轴弹性扭转、旋翼气动特性等原数学模型中未加考虑的实际因素,来模拟轴系扭振
航空发动机修理线信息化规划与设计
作者: 曹成顺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信息化规划   看板管理   发动机修理   工艺路线  
描述: 制造业企业中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和广泛的应用,然而航空发动机修理业务中可以借鉴的信息化成功案例非常少。 建立的航空发动机修理系统是航空发动机修理行业中
航空发动机内窥损伤识别系统研究
作者: 孟娇茹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特征提取   航空发动机   内窥损伤检测   图像识别  
描述: 航空发动机内窥检测技术是监测航空发动机运行状态和诊断发动机内部表面结构损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从问世至今在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航空工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内窥检测技术由于主观性强、精度低、耗时长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维修现场
< 1 2 3 ... 60 61 62 ... 93 94 9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