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航空材料 有机玻璃 热老化 失重分析 估计方法】搜索到相关结果 75 条
-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问题研究方法及工程应用
-
作者:
葛向东
吴法勇
刘永泉
安中彦
乔保栋
高强
秦天龙
周笑阳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弹性线
整机振动
全息测振
动刚度
动力学试验
模态分析
不平衡
初相点
-
描述: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特征溯源困难的现状,以某型发动机典型振动突变特征溯源研究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机及部件动力学试验手段的振动特征溯源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整机及部件动力学试验测试手段揭示发动机
-
民用飞机信息重构技术性能分析
-
作者:
许健
吴磊
褚江萍
何珂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示系统
人机接口
民用飞机
显示管理与信息重构
航电系统
-
描述:
的职责分配和人机工程学要求,论述了在主仪表板布置4块15inch正屏显示器的布局是一种具有比较优势的布局方案。从关键飞行场景下飞行机组的操作任务需求入手,基于正常操作流向保持、压缩格式、重构操作、以及职责
-
基于加速动态拉格朗日法的摩擦片阻尼分析
-
作者:
马皓晔
李琳
范雨
吴亚光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薄壁结构
非线性系统
振动抑制
动态拉格朗日法
干摩擦阻尼器
-
描述: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增强薄壁结构阻尼的波纹形片状干摩擦阻尼器,并利用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动力学计算方法对其稳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两重减缩使非线性系统自由度变成接触节点间相对位移的形式从而降低矩阵
-
坠撞环境下乘员伤害分析及飞机适坠性评估
-
作者:
牟浩蕾
谢威威
解江
冯振宇
林岚辉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乘员坠撞响应
机身框段
适坠性评估
结构坠撞响应
乘员伤害分析
-
描述:
为了分析坠撞环境下的机身框段和客舱乘员的动态响应以及乘员伤害情况,开展了大型飞机典型机身框段(含2套三联座椅及4名乘员假人)在6.02 m/s速度下的垂向坠撞试验,获得了机身框段结构坠撞及
-
航空结构分析CAE软件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
-
作者:
王彬文
段世慧
聂小华
郭瑜超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专用软件
计算机辅助工程
CAE
航空结构
工业软件
通用软件
-
描述:
结构分析CAE软件是核心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重大装备研制的根本保障和智能制造推进的关键支撑,高水平自主可控(航空)结构分析CAE软件对航空科学技术领先创新和装备研制体系完整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深度
-
航空电连接器接触件疲劳寿命的可靠性分析
-
作者:
杨强
闻聪聪
孙志礼
张孟君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接触件
电连接器
仿真
可靠性
疲劳寿命
-
描述:
建立了接触件疲劳失效物理模型,进而联合疲劳分析软件FE-SAFE建立了接触件疲劳寿命的仿真计算模型。考虑插孔关键结构尺寸制造误差和插孔插针配合误差的随机性,利用蒙特卡罗抽样法随机构造初始装配模型并仿真计算对应
-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侧风起降的滑流影响分析
-
作者:
钟敏
华俊
郑遂
白俊强
孙卫平
黄领才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雷诺数效应
偏航稳定性
风洞试验
螺旋桨滑流
水陆两栖飞机
非定常流动
-
描述:
造成的低雷诺数和高螺旋桨转速,为保证飞行安全,继续采用该非定常方法对全尺寸飞机真实侧风起降状态进行了详细数值分析和偏航稳定性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在飞行雷诺数和螺旋桨转速下,相同侧风范围内风洞试验显示
-
复杂结冰环境下飞机鲁棒飞行安全包线分析
-
作者:
禹志龙
李颖晖
郑无计
徐文丰
董泽洪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行安全边界保护
可达性分析
时间尺度分离
复杂结冰环境
鲁棒飞行安全包线
-
描述:
复杂结冰环境下飞机鲁棒飞行安全包线分析
-
工序模型驱动的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变型设计方法
-
作者:
黄斌达
周来水
安鲁陵
卫炜
王小平
卜庆奎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型设计
航空发动机零件
主模型
工序模型驱动
机加夹具
-
描述:
航空发动机新机研制过程中设计更改频繁,导致机加夹具修改工作量大。为提高机加夹具设计对航空发动机零件设计变更的响应速度,基于产品主模型思想,提出了一种工序模型驱动的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变型设计方法
-
一种适用于航空发电机系统的闭环I/f控制方法
-
作者:
郝振洋
孙枫涛
季志豪
景新元
曹鑫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起动发电系统
根轨迹分析
I/f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瞬时功率
-
描述:
的稳定性及鲁棒性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合适的阻尼补偿系数。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改进闭环I/f起动控制方法可以减小升速阶段转速波动约±60r/min,减小转速达到稳定的收敛时间约0.3s,提高电流利用率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