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基于Linux的航空电子设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 刘纪彬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用自动测试系统  测试需求  Linux  测试资源  
描述: 随着现代航空电子设备的发展,对其测试要求也随之提高。通用自动测试系统成为航空电子设备测试中的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现代通用自动测试系统沿着开放性、通用性的方向发展,满足日益复杂的实际测试需求。本课题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根据实际项目中的多种航空电子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需求提出。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用性和开放性,通过配置可以用于多种航空电子设备的地面测试。在论文中,首先对系统的硬件组成进行了分析,归纳出软件平台的设计需求。根据现代通用测试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软件架构,使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设计了软件平台的结构。将软件平台分为三个层次:设备层、中间层和用户接口层,每个层次中又根据使用功能划分为不同模块。根据系统需要,设计了测试程序结构和系统数据库。按照层次,对软件平台中的模块的具体实现进行分析,对其中所使用的算法、具体技术进行了说明。设备层采用了设计的资源管理模型,实现了上层模块独立于地层设备;中间层实现了测试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功能的所有模块;用户接口层提供了选项化用户接口。最后对系统在电子干扰吊仓的测试应用的过程进行了说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系统支持根据实际需要对硬件平台的裁减。目前,系统已经完成了电子干扰吊仓的测试应用工作。在测试过程中,软件平台表现出了一定的易用性、健壮性和对硬件平台的兼容性。通过对硬件平台的裁减,系统可以用于对多种航空电子设备的测试,实现了设计要求。
航空发动机加力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作者: 赵成伟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IMULINK   仿真   液压控制   建模  
描述: 本课题针对某航空发动机的X型燃油调节器作了比较深入、完整的分析研究,就该调节器的元部件和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符合工程实用性,可以改善技术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对其主要元部件和整个系统进行优化,以作为今后改型用。X型燃油调节器以液压机械部件为主,本文对其组成、功能、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流体力学方程和牛顿力学方程为基础,采用一种新方法建立元部件和系统的数学模型。用MAILAB提供的Simulink进行仿真,采用了各种变步长和定步长方法积分。并由数学模型和仿真结果对其稳定性和动态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以成熟的C语言拟牛顿法解非线性方程组程序为基础,利用simulink中的S-函数实现液压延迟器的动态仿真。使用Simulink建立了模块化的航空发动机稳态数学模型。通过某型涡扇发动机稳态数学模型的建立,探索了应用Simulink进行航空发动机建模的方法,仿真证明,该方法使得航空发动机模型除具有有效性外,还具有直观性的特点。研究表明:采用这种新方法适用于X型燃油调节器的建模,所建数学模型能较好反映实物模型。各部件均能稳定工作,选取适当的输入、输出量,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带反馈的闭环处理;用MATLAB仿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
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标准化及其策略研究
作者: 成微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项目绩效   项目管理标准化   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  
描述: 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主要进行航空武器装备的研究、设计以及试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周期长、成本高、涉及面广,不可预见因素多,是国防科研的重要阶段。而目前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突出问题是“拖进度、降指标、涨费用”。因而,旨在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研制质量和风险等管理目标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项目管理标准化,就是将标准化的思想引入项目管理中,把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做法制定成标准,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在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中,项目管理标准化与项目绩效的关系如何,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少,结果不明显。本文首先回顾了标准化理论与项目绩效相关文献,并结合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等级特征,分析了影响项目绩效的项目管理关键因素。然后,从我国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标准入手,与通用型项目管理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并借鉴DoD-PMBOK的国防项目管理特点,提出我国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标准化关键因素。据此,本文构建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标准化与项目绩效的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航空企业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有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表明,在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中,项目管理标准化有助于项目绩效的提升;其中,项目管理工具、技术状态管理、试验与鉴定管理、项目文化、项目管理过程等五个关键因素的标准化,将有助于团队知识积累和过程绩效,从而对项目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几点策略建议。
航空结算数据处理系统分发子系统及相关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 胡经纬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发   航空结算系统   Spring  
描述: 的B/S结构,摆脱原有落后体系结构的束缚,全面提升数据处理性能,使操作系统平台依赖性达到最小,且由构件组成,方便构件个别的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维护开销减到最小。本文主要对航空结算分发子系统以及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作者: 阎小涛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测控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   环境模拟   设计模式  
描述: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是用于某型号航空发动机及其涡轮增压器的内流模拟高空试验,用以实现对航空发动机及其配套增压器进行模拟高空的地面试验,验证发动机、增压器的高空性能及其匹配情况,这是进一步完成对航空发动机的高空性能摸底的重要研究手段。测控系统是试验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试验设备的结构、技术指标等要求,并结合试验设备的需求完成了固定试验段测控系统方案、产品试验段数据采集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实现。测控系统以集散控制系统为模型,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采用功能强大的自适应式智能仪表进行分散控制,保证了系统控制的精度。接着,论文结合基于组件的测控系统软件结构模型,着重论述了如何引入了统一数据模型来支撑这个架构灵活运作;论文针对典型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特点,研究了设计模式方法在典型模块中的应用,归纳了设计模式方法的基本应用原则;论文还研究了针对工业测控系统软件中的任务调度和内存管理策略,并阐述了在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测控系统软件中的实际应用。随后,论文研究了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测控系统的控制对象,并根据两类不同的控制对象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最后,基于已经实现的各个模块,论文讲述了测控系统5大功能软件的实现,包括固定试验段的监控软件、产品试验段的测试软件、测量数据报表处理系统软件、流程图编辑器软件以振动测量系统软件。论文分析了这些软件的构成和设计思想,并对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文中提出并实现的基于组件的测控系统软件架构和设计模式应用方法,它们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能方便地移植到新的测控系统中,为新系统的开发缩短了开发周期。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在航空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宁顺解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六西格玛   项目   流程   航空制造企业  
描述: 项目实施程序、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六西格玛管理的文化建设、培训体系等。第五章是实证研究。最后一章是结论与展望。
可视化航空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设计方法研究
作者: 王波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可视化模型   总体性能   仿真模型  
描述: 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的自始至终都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可以在方案设计、参数选择、预先研制、试车调整以及使用维护等多方面工作中带来提高设计精度、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究经费等优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的仿真模型已经走过了由面向过程向面向对象、由代码化向图形化发展的道路,而国内的计算模型虽然基本完成了由面向过程向面向对象的转变,但是基本上仍停留在代码化的阶段,一般用户难于掌握、使用与调试,使得仿真模型在诸多环节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便于一般用户掌握与使用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使仿真模型在发动机的设计、研制、试验、使用和维护等阶段更方便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利用航空发动机基本类库,开发了一个可视化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平台。该平台具备图形化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利用模块库中所提供的标准的发动机部件模块构建自己想进行性能计算的任意类型的发动机,方便地给定设计参数、飞行条件以及各种控制规律,进行航空发动机稳态与过渡态性能计算,而不需要进行任何代码化的编程工作,具有使用简单、通用性强等优点。仿真模型具备了初步的对计算结果的图形化输出的能力,方便用户对计算结果的直观解读。对于不同的发动机部件模型,只要增加相应的部件类,就可以方便地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改,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具有潜在的扩展性。可视化模型具有的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能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描述了可视化模型的构建过程及其主要程序逻辑,通过对不同类型发动机的设计点、工作点和过渡态特性进行试计算,与专用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可视化模型的正确性。最后总结了该模型现存的问题,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所建立的仿真模型由Visual C#.NET和Visual Basic 6.0混合编程实现。
航空液压泵变载荷加速寿命试验台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桑勇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轴传动控制   变量液压马达   直流电动机   能量回收   加速寿命试验   定量   航空液压泵  
描述: 本论文以航空液压泵变载荷加速寿命试验台的研制为背景,该试验台是用来对多种不同类型型号的航空液压泵进行超速、超压、超温、冲击载荷等加速寿命试验。该试验设备是由国防科工委资助的高新工程学科建设项目,试验设备的研制对于缩短高性能、高压大流量航空液压泵的研发周期提高航空液压泵的可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试验台采用具有双输出轴特殊结构的直流电动机,实现了液压马达、直流电动机和航空液压泵的同轴连接,让液压马达回收的液压能通过机械耦合的方式直接传递给直流电动机,实现回收能量的重新利用。但是同轴连接给控制带来了一些问题,液压马达和直流电动机这两个驱动部件之间的机械连接(刚性、弹性)会产生转速、转矩和转角的耦合现象,机械结构上引入液压马达也会使得液压马达—直流电动机同轴传动转速的鲁棒性降低。针对试验台的研制工作和双驱动部件同轴传动带来的问题,论文作了详细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了试验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建立了试验整体仿真模型。把整个系统分为增压子系统、驱动子系统和加载子系统三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试验台结构设计特点和测控组件。在分别建立直流电动机和液压元部件数学模型后建立了航空液压泵变载荷加速寿命试验的整体数学模型,用功率键合图法分析了整个试验系统能量的转换过程,在MATLAB和AMESIM仿真环境中建立了试验的整体仿真模型。接着,分析了变量液压马达—直流电动机同轴传动时的耦合状况,并对传动轴为弹性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在刚性连接和不考虑比例溢流阀压力调节的前提下把系统简化为双输入双输出系统,提出采用智能解耦(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方法)的方法解决了变量液压马达调矩子系统与直流电动机调速子系统的耦合问题。随后,在分析弹性连接的过程中又提出了在变量液压马达传递给直流电动机转矩恒定的情况下,采用同步控制实现解耦的方法。分析了转速转角均同步、转角同步转速不同步和转角不同步转速同步这三种特殊情况下的耦合问题。在同步控制策略上提出了采用交叉耦合同步控制、主从同步控制和虚拟轴系同步控制方法,用常规PI控制器和单神经元PID控制器进行同步控制,并作了仿真研究。考虑到加速寿命试验是破坏性试验,变量液压马达在试验中也容易受到损坏,用价位较低的定量液压马达来代替变量液压马达实现能量回收。于是分析了定量液压马达—直流电动机同轴传动时的鲁棒控制问题。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提高了系统输出转速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对定量液压马达—直流电动机同轴传动超速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把同轴传动超速试验看作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并对这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线性化,考虑到航空液压泵出口管路压力的波动,设计了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后系统对航空液压泵出口管路压力波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最后,在完成航空液压泵变载荷加速寿命试验台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后做了一系列试验。完成超速、超压、超温和冲击载荷基本加速寿命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能量回收的实际效果进行试验验证,并得出对某型号航空液压泵的加速寿命试验其能量回收的效率肯定大于60%的结论。通过实际试验验证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其动态响应和鲁棒性均优于常规PI控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研究
作者: 杨蓓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系统仿真   硬件在回路   航空发动机   信号调理   控制器  
描述: 、ADuC7020、ACEX1K50作为微处理器,电子控制器硬件系统采用了P-M微处理芯片。软件系统采用了C语言和VHDL语言进行了开发。重点介绍了各块板卡之间的SPI总线通信,以及CRC校验,保证了信号
航空企业内部服务质量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 王佳莉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部营销   员工满意度   内部服务质量   航空企业  
描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航空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入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航空企业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要适应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外部环境,就必须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自身实力。由服务利润链得知,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是由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决定的,而顾客忠诚和满意要由工作富有效率、对企业忠诚的员工来创造,同时员工对组织的忠诚与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内部服务质量水平。 本论文基于服务利润链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航空企业具体情况的了解,结合Hallowell提出的内部服务质量量表(Internal SERVQUAL),在原量表八个维度的基础上加入经济需求维度,编制了适用于测量航空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和员工满意度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在北京的两个航空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用EXCEL和SPSS13.0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一系列统计分析得出航空企业内部服务质量的现状,指出了航空企业目前做得较好的维度和应该加强的内部服务质量的维度,为航空企业提高内部服务质量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 1 2 3 ... 168 169 170 ... 196 197 19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