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极限参数模型】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5 条
-
基于DEA模型的国内航空公司服务绩效评价方法
-
作者:
白钊
杨琳
来源:
航空计算技术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航
交通运输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
描述:
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根据航空公司服务绩效评价的特点,建立新的服务质量评估方法,选用DEA模型对其分析,得到了国内四大航空公司服务绩效的相对有效性、规模有效性与技术有效性,较传统方法进一步降低了主观性。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表明了新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四川通用航空飞行数据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
作者:
刘国春
来源:
科技风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轮速
刹车
防抱死
长时间未恢复
-
描述:
针对四川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需求,本研究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了四川通用航空飞行数据预测模型。针对四川通用航空各个领域飞行数据不平衡的特点,从工业、农业、其他领域分别建立了通用航空飞行数据的灰色预测模型
-
基于SHEL模型的贝叶斯网络民航安全评价研究
-
作者:
唐迎曦
罗晓利
来源: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HEL模型
贝叶斯网络
安全评价
-
描述:
本文以SHEL模型为人误分类依据,用收集的2000—2017年的民航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作为数据源,采用具有概率性模式特性的贝叶斯网络方法对影响飞行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SHEL
-
航空安全中人为因素分析模型分析研究
-
作者:
乔善勋
来源: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OHFAM
人为因素
航空安全
-
描述:
安全是航空发展的基础。在航空事故中人为差错起到了核心作用。通过梳理人为因素造成事故的成因和分析模型,给广大航空从业者提供帮助,并用于指导通用航空安全管理。
-
基于Logit模型的民航和铁路竞争距离再审视
-
作者:
张超
廖家仪
赵韶雅
戴特奇
来源: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Logit模型
民航
地理空间差异
铁路
距离
-
描述:
本文采集了2010年铁路与民航的实际重叠线路的信息,对我国城市对之间空铁实际运营距离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既有空铁客流分担率预测模型的距离因素进行改进,对比分析了预测模型改进前后的预测结果
-
基于云模型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
-
作者:
刘炳琪
胡剑波
李俊
来源:
火力与指挥控制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修保障
能力评估
AHP
改进熵值法
云模型
-
描述:
融合了主客观信息;引入云模型原理,将不确定性因素转化为定量化数字特征,开展基于云模型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实例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科学、准确地评估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面向场景的航空发动机基于模型系统工程设计
-
作者:
张玉金
黄博
廖文和
来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架构
物理建模
商用航空发动机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运行场景
可扩展标记语言
-
描述:
在分析当前主流的基于模型系统工程(MBSE)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复杂性及其系统设计中的需求分析与物理模型交互难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航空发动机全生命周期运行场景的MBSE设计方法
-
飞机LTO排放影响评估耦合模型研究与应用
-
作者:
韩博
孔魏凯
谭宏志
王立婕
何真
仲仪倩
魏志强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格朗日烟团模型
起降
影响评估
大气污染排放
飞机
-
描述:
中每一位置点的性能参数(实时燃油流量);再通过排放计算模型,确定每一位置点的污染物排放量(源强);在此基础上,基于拉格朗日烟团模型,针对飞机烟团排气特点进行修正,实现污染扩散模拟.最后采集了一架典型
-
大型客机协同研制突发事件中断下多模式项目的进度重排模型
-
作者:
赵飞
朱建军
王翯华
来源:
工业工程与管理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项目中断
资源约束项目调度
混合搜索算法
大型客机协同研制
多执行模式
-
描述:
成本,提出未完成项目活动的重排优化模型;最后,提出基于禁忌搜索和隐枚举的混合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实验表明,通过追加资源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中断后的项目工期恢复到项目计划工期。
-
基于系统工程的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评估追溯模型框架
-
作者:
郭放
吴晶峰
杨子江
杨慧赟
刘嘉伟
闫文辉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系统工程
航空发动机
安全性评估
追溯模型框架
-
描述:
发动机运营时的风险,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本文依据基于系统工程的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评估过程建立追溯模型框架,可以与发动机研制相结合,保证安全性需求的设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