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某型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场测量
作者: 程鲁     闫卫青     张帅     白楚枫     柳国印     赵贺桃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场   热电偶   排气温度   不均匀度  
描述: 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是整机试验过程重要的监测参数,探讨了热电偶测温原理,提出两种等环面分布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温度场测量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发动机在慢车、节流和最大状态下的排气温度场分布
3D打印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
作者: 武玉如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打印,最终成形产品的过程。3D打印具有降低制造成本、近净成形、便携制造、适用产品多样化等优点。3D打印的高度灵活性使其在大尺寸、高精度、复杂结构的制造上展现出更多的优势,恰恰符合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
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适航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琳   来源: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适航管理   燃油泵  
描述: 随着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亟待走向市场化,传统军用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面临接受全社会的竞争与认可。由军机领域走进民机市场,需要转变管理方式,按照适航法规体系开展审定与运行管理。开展适航
航空发动机鸟撞适航符合性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 李俊杰     柴象海     金先龙     杨培中   来源: 振动与冲击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适航符合性   中鸟鸟群   风扇叶片   鸟撞  
描述: 航空发动机鸟撞适航认证通常基于整机试验,整机鸟撞数值仿真,受发动机结构复杂性影响,存在计算效率、吸鸟关键参数不易确定等问题,而不被工程采纳。而为验证航空发动机吸鸟符合性,进行整机鸟撞数值分析是一种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起动控制与试验研究
作者: 袁俊   来源: 中国设备工程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起动控制   燃气涡轮发动机   试验模拟   供油量  
描述: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在起动过程中,极易因为供油量不够精确而出现“热悬挂”和超温问题从而导致发动机的运行故障,甚至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寿命。为了实现对发动机起动控制过程中供油量的精确控制,有效解决起动
基于LSTM自编码器的航空发动机故障检测
作者: 张忍     白杰   来源: 航空计算技术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LSTM   发动机健康管理   故障检测   自编码器  
描述: 故障检测作为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保证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针对发动机发生概率最大的气路部件故障,提出了一种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砂型3D打印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 李瑛辉     李天才   来源: 材料导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铸造   砂型3D打印   研究   应用  
描述: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制造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砂型铸造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航空发动机复杂结构的制造需求。砂型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以其高效、灵活、精确
航空发动机燃油伺服系统定压活门正向频域设计方法
作者: 赵文帅     王曦     龙一夫     周龙     周振华     柴文伟   来源: 推进技术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负反馈控制   燃油伺服系统   频域设计   定压活门   型孔设计图谱   状态空间模型  
描述: ;基于频域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定压活门的动态设计方法,完成了镇定控制增益的设计;为了便于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图谱的型孔设计、组合设计方法,指导规则型孔、组合型孔结构参数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幅值为1
光纤传输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 李琛     郑志洪     文彬鹤     高凯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磁防护   航空发动机   控制系统   光纤传输   分布式控制   整机试验  
描述: 为了提高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耐电磁辐射能力,减轻系统传输电缆的质量,以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的系统重构和传输方案,开展光纤数据传输技术研究。设计了整套光纤链路的方案,完成了光纤
智能检测技术提升航空发动机孔探检查工作质量研究
作者: 于吉锴     郭佳骥   来源: 上海质量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孔探缺陷   质量“双想”   智能检测  
描述: 针对航空发动机孔探缺陷判读工作中缺陷识别准确度低的现象,本文通过运用“双想”质量工具,分析重要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引进前沿的智能检测技术,改善工作质量,降低判读过程中的漏检率和误判率。
< 1 2 3 ... 35 36 37 ... 68 69 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