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基于光线追踪的飞机红外图像仿真
作者: 陈熠韬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光线追踪   Fluent   红外仿真  
描述: 基于光线追踪的飞机红外图像仿真
3D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光学效应仿真及分析
作者: 刘艺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气动光学   计算流体力学   光学窗口   光线追迹  
描述: 3D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光学效应仿真及分析
飞机货舱烟雾模拟方法研究
作者: 欧阳建亮   来源: 中国民航大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烟雾颗粒   光透率   飞机货舱  
描述: 飞机货舱烟雾模拟方法研究
基于光线追踪的飞机红外图像仿真
作者: 陈熠韬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光线追踪   Fluent   红外仿真  
描述: 基于光线追踪的飞机红外图像仿真
一种连翼飞行器气动和飞行力学迭代仿真方法
作者: 蔡玉红   刘刚   洪冠新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飞行动力学   动力学特性   连翼布局   仿真平台  
描述: 根据连翼布局飞行器气动力和力矩的分布特点,建立了面向其气动部件的飞行力学数学模型。并将计算流体力学和飞行力学仿真结合,采用时间步长离散,建立了一个能通过气动计算和飞行力学相互迭代来完成仿真全过程
基于对飞行员工效影响的旋翼螺旋桨流动及噪声分析
作者: 闫文辉   刘昌交   周军伟   吴俊宏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计算   噪声   螺旋桨   工效学  
描述: 倾转旋翼飞机的主要噪声来源于螺旋桨,而噪声对飞行员工效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分析噪声对飞行员工效影响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
基于对飞行员工效影响的旋翼螺旋桨流动及噪声分析
作者: 闫文辉   刘昌交   周军伟   吴俊宏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计算   噪声   螺旋桨   工效学  
描述: 倾转旋翼飞机的主要噪声来源于螺旋桨,而噪声对飞行员工效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分析噪声对飞行员工效影响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
航空光学成像气动光学传输效应计算研究综述(特邀)
作者: 贾平     陈健     田大鹏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光学传输   数值计算   多场耦合   气动光学效应  
描述: 随着更高的需求和科技发展推动航空飞行器工作速度的提高,航空光学成像的机动、灵活等特点显现更加突出,但实现高质量、高分辨率成像的技术难度也极具挑战性。飞行器与高速气流之间的复杂作用产生气动光学效应,光波或光束经过复杂流场与光学窗口时受到强干扰,为此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试验测试和工程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文中从气动光学流场与光学窗口两方面的计算研究入手,详细综述了气动光学传输效应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应的计算方法,综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给出航空光学成像气动光学传输效应计算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数字孪生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阶段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 任祝寅   周华   张健   张琪   来源: 航空制造技术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数字孪生   航空发动机   高保真数值模拟   燃烧室  
描述: 随着航空发动机性能指标和系统复杂度的不断提升,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成为支撑航空发动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手段。燃烧室是发动机的心脏,其研制过程具有难度大、周期长、花费高等特点。基于数字孪生的设计技术能够预测燃烧室的性能,评估其可靠性,并对试验方案进行预先评估与优化,大幅缩短燃烧室设计的时间,同时降低经费支出。简述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在设计阶段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数字孪生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阶段的应用与关键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综述与展望。
民用飞机个人通风送风温度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
作者: 刘毓迪   孙学德   张存   南国鹏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个人通风   机舱环境   民用飞机   舒适性  
描述: 通过对某真实客机座舱进行建模,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计算出不同个人通风送风温度下座舱内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然后提取乘客头部区域温度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的可信度。最后结合基于人体平均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