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碳”背景下可持续航空煤油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 张晓濛     贾志勇     陈渤     常睿文   来源: 现代化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质燃料   可持续航空煤油   航空业   碳排放  
描述: 全球航空业年均排放约10亿t CO2当量,约占全球总排放的2.8%。在“双碳”背景下,构建航空业脱碳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民航业的应用,已成为全球航空业重要的战略方向。简要
国际碳减排机制中的碳信用适用冲突问题研究——以国际航空碳减排为视角
作者: 李万强     王思炜   来源: 国际法研究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碳信用   国际航空   碳减排   排放单位   适用冲突  
描述: 也需要依照不同机制的要求提交碳信用、履行减排义务。但包括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计划”在内的不同减排机制对碳信用的适用规则与认定标准存在差异,在国际碳减排机制存在交叉或重叠适用的背景下
数字化转型对航空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基于内部控制与绿色技术创新双重效应的分析
作者: 田利军     李一博   来源: 价格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内部控制   碳减排   绿色技术创新  
描述: 数字化作为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我国2010-2022年上市航空公司为样本,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航空碳减排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
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浅议
作者: 闫锋     苏帅   来源: 民航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替代燃料   绿色航空   生物燃油   碳减排  
描述: 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目前民航客机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对SAF燃料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叙述,列举了SAF燃料的认证程序、应用现状及经济效益和相关的前沿技术,对SAF燃料的发展进行了整体性的概述。
中国民航业的数字化减碳实证研究
作者: 田利军     徐馨喆     姜晓涵   来源: 综合运输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航   资源配置   数字化   碳减排  
描述: 数字化作为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国内注册的商业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4-2021年为时间窗口,构建了航空公司数字化碳减排理论分析框架和数学关系模型,检验
中国民航业的数字化减碳实证研究
作者: 田利军     徐馨喆     姜晓涵   来源: 综合运输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航   资源配置   数字化   碳减排  
描述: 数字化作为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国内注册的商业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4-2021年为时间窗口,构建了航空公司数字化碳减排理论分析框架和数学关系模型,检验
“双碳”目标下中国民航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研究
作者: 张诗青     栗慕华   来源: 民航管理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脱钩效应   中国民航业   碳排放  
描述: ,构建中国民航业碳排放与行业发展关系Tapio脱钩分析模型及扩展的LMDI模型,分析中国民航业碳排放演变趋势、脱钩效应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5~2019年中国民航业碳排放由854.91万吨增长至
广西航空运输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张永闯     韦金伶     马田未   来源: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LMDI分解   Tapio模型   航空运输   碳排放  
描述: 航空运输业是全球十大温室气体排放行业之一,航空碳减排亟待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广西(2021—2035年)提出突出发展航空货运物流,全力带动中国-东盟航空运输通道提质增效,广西航空运输碳排放面临巨大
航空发动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量方法研究
作者: 邵彦博     李伟     颜应文     刘云鹏   来源: 航空工程进展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航空发动机   计量方法   碳排放  
描述: 航空产业是碳排放八大重点行业之一,航空产业的碳排放主要受航空发动机碳排放的影响,因此亟需开展航空发动机碳排放计量方法研究。以生命周期评价作为航空发动机碳足迹的量化方法,将航空发动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一种蓄冷式飞机地面空调车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作者: 于东平     蒋绿林     王玖方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供冷   飞机地面空调车   相变蓄冷   碳排放  
描述: 为了减少机场终端碳排放,机场将逐步减少柴油发电供冷设备的使用。设计了一种供风温度15℃,供风风量2 750 m3/h,供风压力45 kPa的蓄冷式飞机地面空调车并进行实验。系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