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航空合金板鸟撞实验结果分析及模型建立
作者: 王裕琳     苏长青     赵天   来源: 科技与创新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金材料   模拟分析   冲击   鸟撞  
描述: 及其内部所造成的影响;并应用Ansys/Ls-dyna分析程序建立相对应的分析模型,将实验过程进行量化数值模拟,得出冲击瞬间合金材料板所受应力、所产生应变及其分布规律,并结合实验数据计算结果验证模型的真实性及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损伤研究综述
作者: 朱洪艳   谢志远   王鹏飞   王金亮   孙秀文   来源: 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冲击   航空结构   复合材料   损伤  
描述: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损伤研究综述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损伤研究综述
作者: 朱洪艳   谢志远   王鹏飞   王金亮   孙秀文   来源: 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冲击   航空结构   复合材料   损伤  
描述: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损伤研究综述
航空结构环境振动试验裂纹分析
作者: 黄瑞泉   朱亲强   张宪政   黄晓霞   郑昀   来源: 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振动疲劳   随机振动   正态单边容差参数统计   疲劳寿命估算  
描述: 某航空结构进行耐久振动环境试验时,发现裂纹。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随机响应分析,得到结构最大RMS应力处的功率谱密度。利用信号分析理论,将危险部位应力功率谱还原为多个样本的应力时域数据。利用名义应力法对多样本应力时域数据进行疲劳寿命估算,得到每个样本的寿命值。对多个样本的寿命估算值进行正态单边容差参数统计,得到结构的寿命值。寿命估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好吻合。利用分析结果,对结构振动疲劳薄弱部位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结构顺利通过环境试验考核,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
高温环境下薄壁试件随机振动疲劳研究
作者: 王建   沙云东   杜英杰   胡翼飞   张伟瑞   来源: 装备环境工程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雨流计数法   随机振动   疲劳寿命  
描述: 目的研究高温环境下薄壁试件的随机振动疲劳问题。方法综述国内外随机振动疲劳研究现状,制定有效的研究方案。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完成薄壁试件的动力学响应数值仿真计算与分析,基于改进的雨流循环计数法预估薄壁
喷气式飞机机载设备振动试验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 王继亮   来源: 科技与创新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喷气式飞机   功能试验量值   振动试验  
描述: 国军标GJB150.16A—2009对飞机机载设备环境适应性振动试验剖面的确定已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仍难以把握。为解决此问题,从中国现役飞机出发,详细阐述了计算参数的选取,并对计算参数进行了规范。
随机振动下航空导管组件耐久性试验研究
作者: 刘泗栋     樊智贤     张雄强     田笑添   来源: 机械工程师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机振动   航空导管   耐久性试验   功率谱  
描述: 针对目前航空导管组件在随机振动下的耐久性寿命问题,选取TA18径向挤压式三通导管组件为试验对象,根据相关功率谱密度曲线计算出导管组件总均方根加速度,将激励条件输入试验系统,显示加速度有效值与计算结果
飞机整流罩后方薄壁结构振动疲劳分析
作者: 李建平     薛晗     谭玉生   来源: 飞机设计 年份: 202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振动疲劳   随机振动   脉动压力   疲劳寿命  
描述: 飞机整流罩后方薄壁结构振动疲劳分析
某型飞机襟翼操纵钢索断裂原因分析
作者: 付贵   来源: 民航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NSYS   操纵钢索   襟翼   应力分析  
描述: 襟翼是飞机机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飞机的升力及平衡能力。本文针对某型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的襟翼操纵钢索断裂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对襟翼组件和钢索断口的检查,对襟翼操纵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后推断出了故障原因;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襟翼受阻的钢索受力情况,验证了钢索断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预防措施,为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借鉴。
基于AMESim航空货物剪叉液压升降机控制仿真
作者: 胥航军   来源: 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叉   AMESim   ANSYS   液压升降机  
描述: 该文通过设计一种在航空货物装载使用的剪叉液压升降机,并结合ANSYS、AMESim软件进行受力分析和伺服化改造,不仅提出了改进主要受力位置的方法和措施,更进一步进行了基于位置控制的伺服化改造,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1 2 3 4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