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民航服务,新质生产力】搜索到相关结果 92 条
-
新工科视域下的航空油料储运安全专业建设方案探索
-
作者:
詹婷雯
贺元骅
陈勇刚
熊升华
来源:
民航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航空油料安全
新工科
专业建设
产学研
-
描述:
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专业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类型,把握其独特的规律和共性,探索建设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承担的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航空油料储运安全专业建设为例,提出
-
“双高”背景下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路径探索
-
作者:
张艳
吴冬
来源:
科技经济导刊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描述:
在国家全面深入推行现代学徒制之际,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丰富教学资源,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三方面探索了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供相关专业予以参考。
-
美国院校航空维修教育探析
-
作者:
徐白
杨梦娜
赵艳启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飞机维修
美国院校
-
描述:
美国的航空产业高度发达,其航空维修类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值得借鉴与反思。研究了美国航空维修类专业在高等院校的发展状况,并与我国当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机务维修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
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空乘专业课程体系——以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作者:
王勤勤
王洋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
“岗课证赛”融通
-
描述:
随着民航的发展和服务行业的不断升级,社会对未来民航空乘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分析职业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民航行业发展的前景,以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课程体系为切入点,采取以岗定教、课证
-
“三高四新”战略下航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作者:
黄蔚
李墨琪
黄安迪
何苏博
来源:
时代汽车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
“三高四新”战略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
描述:
在湖南大力推进“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航空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素质职业人才的紧缺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当前湖南航空产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剖析当前航空类职业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场运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作者:
姜春燕
张涛
来源:
科技风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机场运行
-
描述:
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机
-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以航空类院校国际合作与发展为例
-
作者:
杨湘伶
来源: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一带一路”倡议
海外职教培训
优质资源
-
描述: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航空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进程中,需要基于学校自身专业优势和国际化发展需求,引进吸收国外优质资源、输出海外职教方案、优化职教标准体系要素
-
基于校企合作的职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空中乘务专业为例
-
作者:
芦天华
来源:
纳税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空中乘务英语教学
校企合作
-
描述:
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为教学实验对象,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
浅议航空乘客黑名单中乘客权益保障机制
-
作者:
韩路杰
姬宪法
伍逸枫
来源:
继续教育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航空机务
原理教学
-
描述: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重技能培训轻原理教学的问题,根据航空机务岗位科技含量高、维护标准高、容错性小的特点,分析了航空机务职业教育过程中原理教学的重要性,讨论了原理教学中易出现的几种现象,提出了教学过程中面向岗位开展原理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
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现状综述
-
作者:
王杭
来源: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航乘务人员
职业教育
就业现状
问卷调查
-
描述:
调查表明,空乘专业的建设仅仅为学生入职提供了捷径,而无法满足学生和航空公司的真正需求,也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更不利于民航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符合空中乘务专业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
<
1
2
3
...
5
6
7
...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