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发动机气路检测静电传感器仿真研究
作者: 何双亮   葛文庆   孙忠湖   毛玲阳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静电传感器   仿真分析   多物理场  
描述: 针对航发动机气路静电检测静电传感器的复杂工作环境,开展传感器的流场、电场、温度场耦合的多物理场建模与仿真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静电传感器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探针型静电传感器探极
基于频谱畸变的航交流电弧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 吴鹏飞   韦清瀚   刘东星   杨昌   韩庆轩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交流电弧   电弧检测   电弧特性   频谱特征  
描述:交流电弧故障是飞机电气防护领域的检测难点。由于其隐蔽性,产生故障后难以被发现并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危害。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弧试验平台,采集大量电弧数据,能够获取可靠的串并联交流电弧故障特征。依照标准
基于航交流故障电弧标准的电弧仿真研究
作者: 孟驰华   马娅娜   韦清瀚   杨昌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提取   特性分析   模型优化策略   电弧标准   航空交流故障电弧  
描述: 随着飞机多电全电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在飞机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而电弧故障是航电力系统多发的一类电气故障,会引起飞机火灾,轻则烧毁线路,重则引起飞机坠毁。因此,航交流故障电弧的研究对保
发动机控制系统振动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 殷彬彬   张星星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FFT   振动信号   多任务控制   嵌入式控制  
描述: 针对航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对振动信号的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实时控制系统的振动信号实现方法。分析了FFT变换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FFT频域分析算法。同时,在有限的任务资源下,对
民用航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需求与应用探讨
作者: 单晓明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环境污染试验   适航   适航符合性验证   测试技术  
描述: 以民用涡轮发动机为例,分别介绍了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测试技术、民用发动机研制试验测试技术、民用发动机环境污染试验测试技术,对相关试验目的、方法方案、技术难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见解。指出了我国与国外相比在试验测试技术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以及追赶国外先进试验测试技术的目标,点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发动机排气温度测量通道故障智能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 李国鸿   郭海东   左思佳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故障检测   排气温度   神经网络   模糊逻辑   测量通道故障  
描述:发动机排气温度测量通道故障智能检测方法研究
发动机燃油力矩马达控制电路设计
作者: 杨恒辉   赵小勇   王浩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力矩马达  闭环控制  电流驱动  
描述: 针对力矩马达在航发动机电子燃油控制装置中应用的特点,结合力矩马达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力矩马达的控制特性,采用基于电流负反馈方法实现力矩马达快速、精确控制,并对电路的设计原理与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软件Multisim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电路能够满足航发动机燃油控制的需求。
机载软件缺陷分类方法研究及应用
作者: 邢薇薇   王新刚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软件缺陷  缺陷分类  机载软件  缺陷类别  缺陷载体  
描述: 分析现有软件缺陷分类方法,针对现有缺陷分类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航机载软件缺陷管理的问题,结合机载软件研制阶段和特点,以现有软件缺陷分类方法为基础,综合考虑缺陷度量分析的要求,提出一种符合航
基于多线程的航发动机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作者: 王晶   黄玲娟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多线程   单线程   数据采集  
描述:发动机结构复杂,随着航发动机不断发展,发动机试验中需要采集的参数越来越多,相关的性能计算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存储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因此对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数据采集系统以多线程
发动机台架反推力测量技术研究
作者: 赵晨   林山   张巍   刘俊琪   康健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动机试车   预紧力   反推力测量  
描述: 介绍了反推力测量系统和反推力测量存在的问题,针对双向推力传感器测量反推力测量方式存在的车台建设成本高、试车准备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工作推力传感器施加预紧力和标准推力传感器施加预紧力两种反推力测量方式,介绍了两种测量方式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推力传感器施加预紧力反推力测量方式,预紧力的稳定性好,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试验准备效率,保障了试车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