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温升速率】搜索到相关结果 251 条
-
航空发动机高温空气管路补偿及分析方法研究
-
作者:
张强
刘洪波
来源: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高温空气管路 补偿分析
-
描述:
航空发动机高温区的空气导管,作为外部管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既承受着空气压力、弯曲载荷,又承受温度变化和发动机振动引起的交变应力综合作用,工作条件十分恶劣,极易因管路与机匣的变形不协调,产生疲劳破坏.而且高温区温度变化和机匣线性膨胀引起的管路刚性固定处的热应力,会提高管路自身的应力集中和降低管路持久强度极限.因此,在管路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如何避免或降低机匣变形带来的附加载荷对管路的影响.
-
高温燃油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分析
-
作者:
肖连勇
常诚
陈志龙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控制系统
高温燃油
温度限制阀
-
描述:
当前,随着民用航空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燃油温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航空发动机的正常运转,防止发动机燃油系统温度超限,文章分析了航空发动机主燃油控制系统组成、油温过高对燃油特性的影响、高温燃油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的影响,最后对温度限制阀进行设计,对燃油温度进行限制,保证航空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
航空航天用耐高温苯并噁嗪树脂胶粘剂
-
作者:
李洪峰
曲春艳
顾继友
王德志
张杨
来源:
粘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增韧
耐热
苯并噁嗪
胶粘剂
-
描述:
以苯并噁嗪树脂(BZ)为胶粘剂主体树脂、四官能团环氧树脂为改性剂、聚醚酰亚胺为增韧剂,研制出一种耐高温的BZ胶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Z胶膜可在190℃下固化,能耐高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达到224℃。空气中5%的热失重率达到了400℃以上,具有较好的耐烧蚀g性;氮气中800℃时的残炭率为48%。该胶膜粘接可靠性较高,常温剪切强度为23.0 MPa,140℃剪切强度为28.0 MPa,200℃剪切强度达到12.0 MPa。BZ胶膜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无需冷藏,室温贮存60 d,工艺性能及粘接性能保持不变。预期在航空航天等多种型号产品上可得到应用。
-
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作者:
秦琴
毛子荐
刘昭凡
来源:
工具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合金
航空发动机
TA29
DD9
GH4738
-
描述:
综述了航空发动机的材料、结构、工艺特点以及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过程与研究应用现状。详细对比了DD9、TA29和优质GH4738合金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指出,高温合金应向着低成本、高强度、高抗热腐蚀性、低密度的方向发展。
-
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热电偶测温技术应用
-
作者:
寇志海
王清印
李广超
张魏
来源:
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热电偶壁温修正
铠装热电偶
薄膜热电偶
高温壁面
-
描述:
高温壁面温度的准确测量是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热电偶是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测温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温度传感器。提高热电偶的测温极限、测温精确度以及测温可靠性,是航空发动机试验和测试领域迫切需要攻克和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从铠装热电偶测温技术、薄膜热电偶测温技术和热电偶壁面测温技术修正3个方面,对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热电偶测温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建立热电偶高温壁面测温修正方法将是今后航空发动机高温壁面测温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
国内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紧固件发展现状
-
作者:
朱行欣
胡晓培
来源:
金属制品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紧固件
疲劳性能
航空航天
-
描述: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服役工况更加复杂而严苛,对材料的高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温合金紧固件因其优良的高温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从国内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紧固件典型产品选材、研发生产现状、主要研制生产单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分析国内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紧固件发展,指出在批次稳定性、基础制造能力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
航空发动机高温合成润滑油的油泥成分及生成原因分析
-
作者:
郝延龙
郎宏
王秋实
刘宇佳
孙佳斯
张亮
田如钢
来源:
山东化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泥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分析式铁谱分析
航空润滑油
红外光谱分析
-
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发动机工作性能越来越高,对发动机传动系统起润滑、冷却、密封作用的润滑油将在更高接触应力和更高的温度下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易促进润滑油老化降解并生成油泥,油泥会降低油液的润滑性能影响发动机的安全运行。因此,开展高温合成润滑油的油泥成分和生成原因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和分析式铁谱分析相结合对油泥成分和生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泥的产生主要是润滑油的氧化降解产物同固体颗粒杂质共同作用导致的。
-
航空用2124铝合金高温拉伸试验研究
-
作者:
顾凤仙
韩逸
钱维锋
邱怡
来源:
轻合金加工技术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24铝合金
拉伸速率
高温拉伸
加热温度
-
描述:
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于选用和开发高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对航空用2124铝合金进行了高温拉伸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不同的试样尺寸、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拉伸速率对高温拉伸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拉伸速率对合金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对塑性的影响不明显;尺寸和保温时间对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影响都不太明显。
-
面向电动航空的高温超导电机技术研究发展
-
作者:
宋东彬
闫炬壮
杨文将
白明亮
刘汝婧
王少鹏
刘宇
田爱梅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导电机
超导电动系统
航空电推进
超导转子技术
直流超导磁体
交流超导电枢
低温技术
绝缘技术
新兴航空
-
描述:
超导电机因体积小、功率密度高和效率高等优势,在航空电推进中展现出重大的应用前景。对比分析了纯电力超导电动系统和混合动力超导电动系统的方案特点,突出超导电机对于大功率航空电推进的重要性。针对航空电推进超导电动系统对电动机和发电机的不同需求,对过去研究的高温超导样机的运行原理及结构拓扑进行归类综述,并总结分析了各自利弊。在此基础上,从超导技术、电枢绕组技术、转子技术、低温技术和绝缘技术这5方面对超导电机本体关键技术分别进行回顾总结。最后,梳理了当前超导电机在航空电推进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超导电动航空发展进行了展望。
-
航空TA15钛合金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作者:
刘彬
李晟
毛玉刚
李鹏飞
李亮亮
孟宪凯
王赛兰
吴嘉诚
来源:
表面技术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磨损机理
氧化磨损
TA15钛合金
高温性能
摩擦系数
-
描述:
目的为探究TA15钛合金高温耐磨性能的潜力,研究了TA15钛合金在室温~ 800℃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方法是利用Rtec摩擦磨损试验机(Rtec,San Jose,USA)进行TA15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通过摩擦磨损性能测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JSM-7800F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分析了TA15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磨痕形貌、成分变化以及磨损机理。结果在不同试验温度下,微观组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主要为等轴α相和β相;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系数波动不大,从室温的0.279下降到600℃的0.224,而800℃时由于表面严重氧化导致摩擦系数增加到0.309;在室温~ 400℃内试样表面磨痕不断变窄变浅,犁沟和磨屑不断减少,而到400℃以上磨痕逐渐变宽,比磨损率也大幅增加,且在600℃时的磨损量最大;在600℃时以氧化磨损为主,并伴随着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且表面磨痕形貌和宽度比较均匀;在800℃时磨损表面以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并伴随着高温焊接的发生。结论TA15合金表面的O元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并且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β相内。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TA15钛合金磨损表面的氧化磨损现象也更加明显。
<
1
2
3
...
16
17
18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