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飞行员,民航,时距知觉,管制员】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飞机着陆阶段飞行员工作负荷分析
-
作者:
辛甜
罗志燕
蒋利添
蒋丹丹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行员
民航
飞行安全
工作负荷
军事工效
人机工程
飞机
-
描述:
飞行员工作负荷的大小与飞行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对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针对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着陆阶段作为研究对象,设计飞行试验,采用生理机能测量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飞行员在着陆
-
飞机着陆阶段飞行员工作负荷分析
-
作者:
辛甜
罗志燕
蒋利添
蒋丹丹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行员
民航
飞行安全
工作负荷
军事工效
人机工程
飞机
-
描述:
飞行员工作负荷的大小与飞行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对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针对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着陆阶段作为研究对象,设计飞行试验,采用生理机能测量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飞行员在着陆
-
民航飞行员安全绩效的建模与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与应用
-
作者:
陈雨嘉
王竞慧
韩越
余湛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全绩效
飞行员
交通工程
民航
工作压力
交通事故
径向基函数(RBF)
多元回归模型
神经网络
-
描述:
民航飞行员安全绩效的建模与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与应用
-
民用飞机驾驶舱新型人机交互方式综述
-
作者:
刘威
杨家忠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机交互系统
触控交互
航空工程
民航
飞行员
眼动交互
语音交互
产品设计
驾驶舱
飞机
-
描述:
飞机驾驶舱人机交互方式直接关系到飞行员的工作绩效和飞行安全,新型人机交互已经成为民用驾驶舱设计的新趋势。本文聚焦于已经应用在民用飞机驾驶舱设计以及未来驾驶舱设计可能会应用的交互方式,对触控交互、语音
-
起飞阶段不同能见度对飞行员的眼动行为影响分析
-
作者:
白杰
刘思远
杨坤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息加工
眼动
交通安全
雾霾
飞行员
民航
工作负荷
起飞
低能见度
气候
事故预防
飞机
-
描述:
目的为了研究飞行员在低能见度下的眼动行为模式与工作负荷。方法使用Smart Eye眼动仪跟踪被试的眼睛,使用Prepare 3D模拟飞行软件构建仿真实验平台,开展不同能见度下的起飞模拟飞行实验。结果
-
飞行员脑力疲劳评价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
作者:
范晓丽
郭华
邵舒羽
赵安东
葛华
吴峰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健康
交通安全
评价方法
飞行员
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图
脑力疲劳
-
描述:
飞行员脑力疲劳评价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
飞行员瞬态应激评价方法研究
-
作者:
邵舒羽
李鸣皋
周前祥
李淮涌
单超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评价方法
飞行员
应激
职业应激
脑电图
心电图
瞬态应激
-
描述:
应激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反应。关于人体应激的研究方法包括基于主观评价量表、生化指标、心电信号以及脑电等客观指标的应激评价方法。本文概述了适合飞行员特殊飞行
-
飞机座舱低光照度对飞行员视觉工效的影响
-
作者:
潘玲玲
孙有朝
刘星
余涛
谈卫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动
视觉
注视
飞行员
视觉工效
光照环境
飞机座舱
反应
-
描述:
目的研究飞机座舱低光照度对飞行员视觉工效的影响,确定飞行员视觉工效最佳的低光照环境。方法采用客观实验与主观量表相结合的方法对12名被试进行试验。结果被试在视觉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果受光照环境的影响
-
飞行员迎光飞行对平显信息颜色编码的需求研究
-
作者:
熊端琴
王嫣嫣
白玉
杜健
戈含笑
胡译文
林榕
郭小朝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显信息
航空交通工程
飞行员
人机交互
界面
颜色编码
迎光飞行
工业设计
-
描述:
飞行员迎光飞行对平显信息颜色编码的需求研究
-
基于内隐联想测验的民航飞行大学生责任感研究
-
作者:
罗渝川
廖彦鸿
高婧蕾
邓雪梅
来源:
人类工效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交通工程
职业胜任力
国家和社会责任感
飞行员
集体和他人责任感
自我责任感
内隐联想测验
民航安全
-
描述:
目的 探究飞行员在责任感三个维度上的内隐态度,以及不同分类飞行员的内隐态度强弱,客观评价不同维度间的差异,为培训高水平飞行员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理论支持。方法 利用经典实验范式单类内隐联想测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