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计算效率,简化机理,3航空煤油,RP,污染物排放,燃烧特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80 条
-
RP-3航空煤油简化机理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适用性评估
-
作者:
郑玮琳
王娇
王麒骄
曾文
来源:
推进技术
年份:
202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效率
简化机理
3航空煤油
RP
污染物排放
燃烧特性
-
描述:
RP-3航空煤油简化机理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适用性评估
-
一种RP-3航空煤油的三组分替代燃料简化机理构建与验证
-
作者:
陈登炳
刘云鹏
方文
李井华
颜应文
来源:
推进技术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火延迟
三组分替代燃料
层流火焰速度
预混预蒸发燃烧
简化机理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
对RP-3航空煤油三组分替代燃料(质量分数分别为73%的正十二烷、14.7%的1,3,5-三甲基环己烷和12.3%的正丙基苯)半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化和验证,旨在获得可应用于工程计算且精度
-
RP-3航空煤油热物性分析
-
作者:
邴政
来源:
化工管理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替代燃料
3航空煤油
热物性分析
RP
-
描述:
针对航空煤油等吸热碳氢燃料的热物性分析困难度,本文采用优选替代燃料的方法,将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RP-3航空煤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项热物性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此在掌握RP-3航空煤油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
RP-3航空煤油单组分替代燃料简化机理验证
-
作者:
皮骏
王义为
来源:
科技风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癸烷
化学反应机理
燃烧室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
包含38个物种、34步反应的简化机理。通过对比三种机理的燃烧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简化机理、骨架机理和详细机理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简化机理能在较宽参数范围内描述正癸烷的燃烧特性,有效地降低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计算成本。
-
RP-3航空煤油碳烟机理的构建与验证
-
作者:
张浩楠
王静波
来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碳烟产率
多环芳烃
碳烟机理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
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碳烟颗粒是航空发动机中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成分。RP-3航空煤油作为我国最常用的航空燃料,从微观机理层次研究其碳烟机理对于发动机的污染物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RP-3的三组分替代
-
液化天然气与RP-3航空煤油燃烧特性对比试验
-
作者:
刘爱虢
朱悦
曾文
刘凯
陈保东
来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着火延迟时间
3航空煤油
液化天然气
RP
-
描述:
采用定容燃烧器和激波管分别对RP-3航空煤油、液化天然气(LNG)的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相同条件下RP-3航空煤油和LNG的着火延迟时间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了比较,并深入研究了当量比、温度
-
乙醇掺混对RP-3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料的主要燃烧性能影响
-
作者:
李浩洋
席双惠
李天资
燕飞超
侯智博
李树豪
耿直
来源:
油气与新能源
年份:
202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燃烧反应机理
化学动力学
乙醇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
乙醇掺混对RP-3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料的主要燃烧性能影响
-
典型管路RP-3航空煤油热氧化结焦特性试验研究
-
作者:
杨治
张净玉
姬鹏飞
骆东
何小民
来源:
推进技术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管路
航空发动机
热氧化结焦
燃油喷嘴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
为了研究国产RP-3航空煤油在复杂油路内的热氧化结焦特性,本文结合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燃油喷嘴内部典型油路结构特点,针对直管、螺旋管和L形弯管三种结构油路,基于恒定环境温度的试验方法,开展氧化结焦
-
典型管路RP-3航空煤油热氧化结焦特性试验研究
-
作者:
杨治
张净玉
姬鹏飞
骆东
何小民
来源:
推进技术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管路
航空发动机
热氧化结焦
燃油喷嘴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
为了研究国产RP-3航空煤油在复杂油路内的热氧化结焦特性,本文结合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燃油喷嘴内部典型油路结构特点,针对直管、螺旋管和L形弯管三种结构油路,基于恒定环境温度的试验方法,开展氧化结焦
-
航空齿轮钢16Cr3NiWMoVNbE的真空低压渗碳
-
作者:
王斌
何燕萍
王昊杰
田勇
贾涛
王丙兴
王昭东
来源:
材料研究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管路
航空发动机
热氧化结焦
燃油喷嘴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
对航空齿轮钢16Cr3NiWMoVNbE进行真空低压渗碳热处理,研究了真空渗碳、淬火、冰冷处理以及回火工艺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经渗碳淬火处理后,从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可分为碳化物区、碳化物与针状马氏体混合区、针状马氏体区和心部板条马氏体区。在碳化物区的晶界有大量的块状Cr碳化物析出,在析出位置Ni元素较少。在针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基体中细小的析出物为Nb、V、Mo微合金元素的碳化物。从渗碳钢表面到心部,随着碳浓度的降低硬度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渗层深度为0.95 mm。冰冷处理使残余奥氏体进一步转化为马氏体,使实验钢的硬度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