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粉末流量,加力燃烧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03 条
-
粉末燃料引气输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作者:
任冠龙
黄利文
孙海俊
沈文
蔡运臻
刘荣谦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2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气固两相流
数值模拟
粉末流量
加力燃烧室
-
描述:
粉末燃料引气输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内锥组件故障原因分析
-
作者:
刘风坤
来源:
企业科技与发展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故障
加力燃烧室
-
描述:
文章首先针对故障台份发动机的内锥组件进行检查,研究了锁紧垫圈、锥底及螺栓的失效形式,其次对加力燃烧室内锥组件的设计、制造情况进行复查,分析相关零部件是否存在设计不合理和制造质量问题,最后根据复查情况建立故障树,并对故障树的底端事件进行逐一分析排查,进而得到燃烧室内锥组件的故障原因。
-
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内锥组件改进方案研究
-
作者:
刘风坤
来源:
企业科技与发展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改进方案
加力燃烧室
-
描述:
文章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航空发动机的内锥组件所处的应力场及受到的载荷进行数值模拟,用以验证前期得到的故障原因;然后提出可通过更换材料、抑制锥体尾部回流区、采取冷却措施、加大锥底连接孔尺寸、加强锥底刚性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内锥组件进行改进设计。
-
高温高速气流中航空煤油横向射流实验研究
-
作者:
王晓洁
王少林
王凯兴
潘剑锋
刘舆帅
刘存喜
穆勇
徐纲
来源:
推进技术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煤油
航空发动机
穿透深度
横向射流
加力燃烧室
-
描述:
横向射流是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中常见的煤油掺混组织方式。本文使用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在加力燃烧室的工况条件下,对航空煤油横向射流过程进行测量,研究了液气动量比、气体雷诺数、气体韦伯数对射流
-
航空发动机燃烧技术发展与展望
-
作者:
钟世林
邓远灏
马存祥
黄兵
周孙宇
张飞
林建府
潘啸
房人麟
来源: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年份:
202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挑战
航空发动机
主燃烧室
技术需求
加力燃烧室
-
描述:
航空发动机燃烧技术发展与展望
-
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九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
作者:
暂无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发动机燃烧
航空航天
航天发动机
数值计算
中国航空学会
传热传质
主燃烧室
加力燃烧室
学术交流
-
描述:
、新技术;2. 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的试验、设计与调试;3. 航空、航天发动机中传热传质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4. 数值计算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传热传质中的应用;5. 燃烧、传热传质中的新型测试技术与方法;6. 各种新型燃烧器和燃烧系统的研究。
-
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九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
作者:
暂无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发动机燃烧
航空航天
航天发动机
三、会议
中国航空学会
传热传质
主燃烧室
加力燃烧室
学术交流
-
描述:
、新技术;2.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的试验、设计与调试;3.航空、航天发动机中传热传质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
-
航空发动机涡轮轮缘封严数值模拟
-
作者:
陶立权
马振
邱学旺
来源: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轮缘封严
数值模拟
封严层高度
-
描述:
航空发动机涡轮轮缘的封严对于保护轮盘腔室至关重要。为防止主流高温燃气进入轮盘腔室,需通入低温冷气对涡轮轮缘进行封严。采用二维RANS模型和SST湍流模型研究不同封严流量对封严效率的影响,并用压力参数
-
航空发动机涡轮轮缘封严数值模拟
-
作者:
陶立权
马振
邱学旺
来源: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轮缘封严
数值模拟
封严层高度
-
描述:
航空发动机涡轮轮缘的封严对于保护轮盘腔室至关重要。为防止主流高温燃气进入轮盘腔室,需通入低温冷气对涡轮轮缘进行封严。采用二维RANS模型和SST湍流模型研究不同封严流量对封严效率的影响,并用压力参数
-
航空发动机吸雨试验中进气道内水滴粒径变化
-
作者:
张琦
朱焕娜
孙科
薛文鹏
丁旭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吸雨试验
水滴粒径分布
数值模拟
-
描述:
为了研究航空发动机吞水试验中,进气道内水滴粒径的变化,通过DPM模型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吸雨模拟试验中发动机不同状态下进气道内水滴粒径的变化。计算结果展示了水滴进入进气道后粒径变化和液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