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结构优化,材料选择,水陆两栖飞机】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飞机起落架材料选择与性能分析
-
作者:
邸三虎
来源:
模具制造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机起落
材料性能分析
材料选择
-
描述:
飞机起落架材料选择与性能分析
-
航空航天高速轴承保持架的优化设计
-
作者:
肖琳
来源:
模具制造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心力
结构设计
航空航天高速轴承
保持架
材料选择
-
描述:
讨论了航天航空高速轴承保持架的基本原理、材料特性对比、以及不同保持架类型的特点。尤其强调了高速轴承保持架在承受离心力、高温及动态载荷时的材料和结构要求。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优化设计如何增强保持架的自润滑性和热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轴承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高速轴承保持架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基于Abaqus的航空导管弯曲疲劳试验堵头优化设计
-
作者:
田笑添
何建冬
傅垚
刘泗栋
来源:
机械工程师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改进设计
航空导管
结构优化
-
描述:
针对航空导管试验用堵头的结构和磨损状况进行分析,在满足正常弯曲旋转运动状态的基础上,为了减少磨损面积并减小附加载荷的影响,提出优化方案设计,将圆柱体堵头改进设计为鼓形堵头。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模对DN6~DN14的航空导管使用鼓形和圆柱体堵头装配条件下分别进行工作条件模拟分析,通过应变云图将最大应变值绘成点线图,并计算出附加应变值的大小。各规格导管动态时最大弯曲应变值与静态载荷值的差值(即附加应变值)均在静态载荷5%的允许波动范围内,相比于应用圆柱体堵头,应用鼓形堵头时最大弯曲应变值更接近理想状态值,其点线图与理想状态点线图更为贴合。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鼓形堵头后,减小了附加载荷的影响,在原有基础上能更好地满足试验要求,可提高弯曲疲劳试验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载荷工况筛选研究
-
作者:
周立胜
杨荣
崔联邦
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机工况
载荷工况筛选
部件工况
静力试验
水陆两栖飞机
-
描述:
研究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载荷工况筛选。结合设计载荷情况和载荷工况池,提出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载荷工况筛选指导原则。按照静力试验考核范围,基于部件严重受载情况分析、内力包线和静强度
-
水陆两栖飞机内流场结构冲击响应特性
-
作者:
吕继航
罗琳胤
来源:
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击
内流
动态应力
SPH
水陆两栖飞机
-
描述:
水陆两栖飞机在航空消防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但其在水面高速滑行汲水和空中飞行灭火投水过程中,机体内部的运动水流会带来非定常水冲击效应。对于飞行器的流固耦合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机体外围流场与刚性飞机
-
航空高速齿轮泵齿轮端面摩擦副的润滑特性
-
作者:
陈源
熊典峰
李运堂
高永操
李传仓
王冰清
金杰
来源:
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液动润滑
结构优化
高速齿轮泵
端面摩擦副
复合织构
-
描述:
针对航空外啮合齿轮泵齿轮端面摩擦副磨损严重的问题,在齿轮端面开设仿特斯拉阀型槽和椭圆孔组合的新型复合织构以改善润滑特性。基于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建立齿轮织构端面摩擦副的润滑理论分析模型,分别在有无织构条件下仿真分析了端面液膜内流体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研究了工况和结构参数对齿轮端面开启性和密封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织构产生的流体动压力可使齿轮端面摩擦副非接触运行,对减摩增效具有积极作用;综合考虑齿轮端面摩擦副的开启性和控漏性,织构结构参数即槽深取7~9μm、高度差取5~6μm、倾斜角取0°~10°、形状因子取0.4~0.5为宜。
-
航空发动机气固液三相分离器的数值模拟分析
-
作者:
朱高科
来源:
机械管理开发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固液三相分离器
结构优化
DPM模型
磁场模型
数值模拟
-
描述:
为研究气固液三相分离器结构尺寸对油液净化效果的影响,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通过DPM模型和磁场模型研究了油液分离器结构尺寸对于滑油中铁屑的捕捉能力和油气的分离能力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分离器主体直径为65 mm、锥度角为20°时,分离器的综合分离效果最好。
-
典型飞机壁板结构的抗屈曲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
-
作者:
孟亮
杨金沅
杨智威
高彤
刘洪权
张卫红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筋壁板
端部支持系数
结构优化
屈曲分析
临界屈曲载荷
-
描述:
加筋壁板是飞机机身和机翼中常见的典型承力结构,其在轴压和机身弯矩载荷作用下极易发生屈曲失效,严重制约飞行器安全性能与服役周期。飞机结构静强度校核时多采用经验公式进行工程计算,其中加筋壁板结构承载能力的工程计算与机身框结构端部支持系数的选取密切相关。现有飞机型号研制中端部支持系数的选取通常较为保守,结构安全裕度大、质量冗余,阻碍了飞行器轻量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此,首先基于欧拉长柱失稳理论,建立了基于切缝法的典型飞机壁板结构端部支持系数仿真计算模型;同时深入分析了端部支持系数与加筋壁板结构和支撑框段的耦合作用关系;进一步地,分析了框、长桁等结构特征参数对端部支持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开展了框、长桁-蒙皮以及框-长桁-蒙皮协同优化的飞机壁板结构抗屈曲设计;最后,基于增材制造缩比样件和轴压屈曲试验,验证了典型壁板结构抗屈曲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所建立的仿真分析模型和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飞机壁板结构抗屈曲性能的有效提升,对进一步提升飞机性能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熵产理论的航空柱塞泵涡轮增压系统优化
-
作者:
陈远玲
陈家文
潘越洋
闫明洋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熵产理论
涡轮增压
航空柱塞泵
能量损失
结构优化
-
描述:
在航空柱塞泵的进油端集成涡轮增压系统,有利于提高航空液压系统的集成度,并解决柱塞泵在高转速下因吸油不足而产生的空化、脱靴等难题。针对涡轮增压系统中叶片和压水室流道的优化设计问题,基于熵产理论对增压系统中的能量损失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涡轮自增压轴向柱塞泵的流体域模型,探究压水室形式、断面形状、进口宽度、断面面积变化规律以及涡轮叶片形式与熵产率的关系,以熵产最小为目标优化涡轮增压系统的结构:涡轮采用扭曲叶片,压水室采用螺旋形、断面形状采用圆弧形、压水室进口宽度采用8 mm、断面面积变化规律为U型时,增压系统的总熵产下降约0.032 W/K,较优化前降低了13%,增压值上升约0.22 bar,较优化前增加7%。最后采用试制的样机搭建试验系统,测试了直叶片形式和扭曲叶片形式的涡轮增压值,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
航空弹性并车机匣模态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
-
作者:
吴安阳
宋朝省
赵帅涛
邓自立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减振设计
约束模态
固有频率
结构优化
弹性薄壁机匣
-
描述:
最有效的方式;当固有频率处在共振区间边缘时,可通过优化壁厚、筋板的方法小幅度调整。当2个支承位置位于机匣平面对称轴线时,固有频率最小且随支承距离减小而减小。随着薄壁厚度增大,1、3、5、6阶模态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