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飞机系统,容错控制,滑模控制,反步法,垂直尾翼损伤,鲁棒自适应,自抗扰控制,姿态控制】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 条
-
基于快速双幂次单向滑模的飞行器纵向控制
-
作者:
邵鹏
康传华
翟文华
钟昭
王磊
来源:
电光与控制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行器
滑模控制
单向辅助面
快速双幂次趋近律
-
描述:
基于快速双幂次单向滑模的飞行器纵向控制
-
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建模与仿真
-
作者:
张萍
来源:
电机与控制应用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拉方程
PID控制器
牛顿
动力学模型
姿态控制
-
描述:
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建模与仿真
-
折叠式变体飞行器轨迹优化及控制分析
-
作者:
杨博
朱一川
魏延明
樊子辰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优化
折叠翼飞行器
高斯伪谱法
姿态控制
高超声速
-
描述:
17.67%的航程,减少了热流率峰值的35.72%,并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加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变体飞行器机动能力相比固定翼飞行器有了显著的提高。
-
折叠式变体飞行器轨迹优化及控制分析
-
作者:
杨博
朱一川
魏延明
樊子辰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优化
折叠翼飞行器
高斯伪谱法
姿态控制
高超声速
-
描述:
17.67%的航程,减少了热流率峰值的35.72%,并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加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变体飞行器机动能力相比固定翼飞行器有了显著的提高。
-
民用飞机实验室发动机低温启动试验可行性分析
-
作者:
马建军
来源:
科技与创新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优化
折叠翼飞行器
高斯伪谱法
姿态控制
高超声速
-
描述:
大涵道比发动机在实验室开门时,对在室内展开发动机低温启动/慢车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通过管道的排气量与实验室升温速率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将发动机内涵和外涵排气分割处理的排气方式,只将内涵排气通过管道排出实验室,减少室外空气的引入量,降低实验室升温速率。针对两种不同管道入口距离对发动机的影响进行了CFD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排气管道入口在尾椎末端时,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甚微,实验室可在打开门的情况下,进行发动机启动试验,单次试验时间不超过3.5 min,实验室温度上升不超过5℃。
-
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建模与仿真
-
作者:
张萍
来源:
电机与控制应用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拉方程
PID控制器
牛顿
动力学模型
姿态控制
-
描述:
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建模与仿真
-
折叠式变体飞行器轨迹优化及控制分析
-
作者:
杨博
朱一川
魏延明
樊子辰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优化
折叠翼飞行器
高斯伪谱法
姿态控制
高超声速
-
描述:
17.67%的航程,减少了热流率峰值的35.72%,并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加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变体飞行器机动能力相比固定翼飞行器有了显著的提高。
-
折叠式变体飞行器轨迹优化及控制分析
-
作者:
杨博
朱一川
魏延明
樊子辰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优化
折叠翼飞行器
高斯伪谱法
姿态控制
高超声速
-
描述:
17.67%的航程,减少了热流率峰值的35.72%,并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加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变体飞行器机动能力相比固定翼飞行器有了显著的提高。
-
民用飞机实验室发动机低温启动试验可行性分析
-
作者:
马建军
来源:
科技与创新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优化
折叠翼飞行器
高斯伪谱法
姿态控制
高超声速
-
描述:
大涵道比发动机在实验室开门时,对在室内展开发动机低温启动/慢车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通过管道的排气量与实验室升温速率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将发动机内涵和外涵排气分割处理的排气方式,只将内涵排气通过管道排出实验室,减少室外空气的引入量,降低实验室升温速率。针对两种不同管道入口距离对发动机的影响进行了CFD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排气管道入口在尾椎末端时,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甚微,实验室可在打开门的情况下,进行发动机启动试验,单次试验时间不超过3.5 min,实验室温度上升不超过5℃。
-
多电航空发动机发电机负载突变时的自抗扰控制研究
-
作者:
方鋆
张天宏
来源:
推进技术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
负载突变
多电航空发动机
自抗扰控制
稳态控制
-
描述:
多电航空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发电机负载突变会影响发动机转速的稳定。通过分析发动机与发电机的耦合机理,将耦合输入、观测误差积分和动态调度参数加入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
<
1
2
3
...
6
7
8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