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频率域航空电磁三维矢量有限元正演模拟
作者: 黄威   殷长春   贲放   刘云鹤   陈辉   蔡晶   来源: 地球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电磁法  矢量有限元  垂直磁偶极子  直接求解器  电法勘探  
描述: 目前有限元技术的开发及在电磁勘查技术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然而,有限元正演模拟主要集中于地面和海洋电磁,航空电磁三维有限元模拟尚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以前人工作为基础,利用结构化网格实现了航空电磁系统
“针孔”模拟成像下的单航空影像与LiDAR点云配准
作者: 吴军   饶云   胡彦君   程门门   彭智勇   来源: 遥感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地理配准  LiDAR  针孔成像模拟  梯度互信息  
描述: 以摄影测量共线方程为严格配准模型,提出了一种引入针孔成像模拟过程的单张航空影像LiDAR点云配准迭代方法,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利用航空影像内参数及初始外方位元素对LiDAR点云针孔模拟成像,生成与
轻质金属基航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有限元模拟研究
作者: 赵晓萌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轻质金属基航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有限元模拟研究
某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疲劳寿命与裂纹扩展的计算模拟
作者: 崔建雷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片  疲劳分析  裂纹扩展  有限元法  MSC.Fatigue  
描述: 和Goodman应力修正法估算叶片疲劳寿命。同时比较了不同的平均应力修正方法对叶片的疲劳寿命结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最终使用有限元法和1/4节点位移法划分网格来计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内两相流数值模拟
作者: 李骏   来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滚动轴承  气液两相流  温度分布  VOF模型  
描述: 的作用。本文以某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后轴承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VOF模型、RNG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润滑油喷入轴承内部的两相复杂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捕捉到清晰的油气相界面,分析了轴承内滑油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瞬变电磁二、三维正演模拟及响应分析
作者: 朱崇利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  二维数值模拟  三维数值模拟  电磁响应  姿态校正  
描述: 根据国内外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瞬变电磁发展的现状及电磁场基本理论,实现了航空电磁正演数值模拟及姿态异常情况分析,具体包含如下主要成果:(1)一维介质模型:根据电磁场基本原理,分析了时间域固定翼航空瞬变电
三维频率域航空电磁法的数值模拟及姿态影响和校正研究
作者: 曲昕馨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电磁法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  数值模拟  姿态影响  姿态校正  方向   位置综合校正法  
描述: 的姿态变化,在航空电磁数据中引入了姿态误差。航空电磁数值模拟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有限元和积分方程方法。本文首先推导了二阶电场矢量的亥姆赫兹方程,接着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其进行离散化,并使用QMR算法
航空结构中Lamb波传播的谱有限元模拟及损伤识别技术研究
作者: 孙虎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压电元件  谱有限单元法  分形维数  无参考信号损伤识别  
描述: 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有:(1)基于频域谱有限单元法发展了“压电元件-主结构”两层结构组成的谱梁单元模型和“压电元件-胶层-主结构”三层结构组成的谱梁单元模型,模拟压电元件对梁状结构中Lamb波的激励
TiB2/A356复合材料航空零件的熔模铸造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 张东启   来源: 江苏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TiB2/A356复合材料航空零件的熔模铸造数值模拟研究
航空钛合金Ti6Al4V的高速铣削表面完整性模拟分析研究
作者: 肖田   来源: 中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速铣削加工  表面残余应力  表面加工硬化  表面粗糙度  
描述: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日新月异,钛合金Ti6Al4V由于其耐热性、耐腐蚀、强度和塑性较好,被广泛的应用到高温、高压和高速等特殊的条件下,且要求满足较好的配合精度、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所以对表面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表面完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面残余应力、表面加工硬化和表面粗糙度。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应用有限元法研究高速切削加工表面完整性的越来越多。本文阐述了有限元法在高速切削加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高速切削有限元法的整体控制方程、有限元的几何模型、材料的本构方程、摩擦模型、切屑分离准则、切屑断裂准则、切削过程中热的传递和耗散等。在对有限元几何模型的探究中,结合Ti6Al4V在实际加工中每齿进给量和轴向切削深度小的特点,对斜角切削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通过SHPB试验测得不同应变率下,各个温度的应力-应变曲线,应用Matlab软件拟合出了该材料的Power-law本构模型。基于Oxley切削模型,结合Power-law材料本构模型建立了残余应力的预测模型。设计正交试验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Third WaveAdvantedge研究了切削参数和刀具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状况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法,找出了表面最小残余拉应力的最优参数组合。通过探究表面加工硬化的形成机理,得知工件应变层深度对应于工件硬化层深度,等效应变值对应于表面显微硬度的加工硬化程度。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切削参数和刀具参数对表面加工硬化的影响,并通过极差分析法得出了各因素的最优水平和所有因素的最优组合。采用单因素方案,研究了工件初始温度和不同刀具材料、不同涂层材料对工件表面加工硬化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案,通过实验,研究了切削速度、轴向切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径向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法,得到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主次顺序和获得较好表面粗糙度的最优组合。为实际生产中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拟合了表面粗糙度的指数经验公式。
< 1 2 3 ... 22 23 24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