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摩擦热效应,机匣,碰摩,有限元,高压涡轮,叶片】搜索到相关结果 4285 条
-
航空发动机旋转叶片-机匣碰摩动力学特性研究
-
作者:
慕琴琴
燕群
黄文超
来源:
航空计算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盘片
响应特征
转子
动力特性
碰摩
机匣耦合系统
谐波平衡法
-
描述:
利用谐波平衡法,采用隐式-显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对转子-盘片-机匣耦合系统进行碰摩动力特性和响应特征研究。研究发现碰摩产生的应力波在叶身方向传导,碰摩开始时叶尖应力最大
-
民航空管陆基导航保障体系的复杂网络模型
-
作者:
慕琴琴
燕群
黄文超
来源:
计算机仿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盘片
响应特征
转子
动力特性
碰摩
机匣耦合系统
影响因素
-
描述:
基于谐波平衡法,通过隐式-显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别从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角度对转子-盘片-机匣耦合系统进行碰摩过程数值模拟和响应特征研究,并就影响碰摩响应的因素作了进一步分析,包括转静子间不同间隙
-
带柔性静子部件的轴承共腔涡轴发动机碰摩特征
-
作者:
林学森
李本威
黄帅
王景霖
张赟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碰摩
涡轴发动机
特征频率
双转子
柔性静子部件
轴承共腔
-
描述:
为研究具有轴承共腔结构的涡轴发动机在发生转、静子碰摩时转子-机匣系统动力学特征及机匣振动响应特征,建立了简化的转子-机匣碰摩动力学模型,并通过Runge-Kutta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当发生转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监视系统测量参数选择
-
作者:
王哲
郭迎清
赵万里
来源: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高压压气机
发动机
状态变量模型
健康参数
高压涡轮
卡尔曼滤波器
测量参数
监视系统
-
描述: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监视系统测量参数选择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监视系统测量参数选择
-
作者:
王哲
郭迎清
赵万里
来源: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高压压气机
发动机
状态变量模型
健康参数
高压涡轮
卡尔曼滤波器
测量参数
监视系统
-
描述: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监视系统测量参数选择
-
弹性支承黏弹性阻尼-航空发动机薄壁机匣动力学特性分析
-
作者:
吴宏春
韩清凯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弹性边界
黏弹性阻尼
机匣
动力学特性
薄壁圆柱壳
-
描述:
面向航空发动机薄壁机匣部件黏弹性约束层阻尼减振分析的工程需求,开展黏弹性阻尼-机匣弹性支承边界模拟和结构动力学分析研究。将机匣进行力学简化为圆柱壳体模型,通过引入一系列人工弹簧,将圆柱壳边界载荷
-
弹性支承黏弹性阻尼-航空发动机薄壁机匣动力学特性分析
-
作者:
吴宏春
韩清凯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弹性边界
黏弹性阻尼
机匣
动力学特性
薄壁圆柱壳
-
描述:
面向航空发动机薄壁机匣部件黏弹性约束层阻尼减振分析的工程需求,开展黏弹性阻尼-机匣弹性支承边界模拟和结构动力学分析研究。将机匣进行力学简化为圆柱壳体模型,通过引入一系列人工弹簧,将圆柱壳边界载荷
-
航空发动机机匣多边并联加载装置设计及精度分析
-
作者:
郭建英
梁晋
刘建泽
滕光蓉
石炜
刘良宝
来源:
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匣
并联机构
变形补偿
多维力加载
联合仿真
-
描述:
针对航空发动机机匣强度试验对多边并联加载装置的需求,基于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匣多边多维力加载的试验系统,在实现系统稳定加载控制的同时有效抑制了机匣柔性变形对多维力加载精度的影响。利用
-
航空发动机小型超薄叶片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质量分析
-
作者:
郑金辉
门正兴
孟毅
刘建超
王昌飞
马亚鑫
唐越
来源:
应用激光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叶片
316L不锈钢
激光选区熔化
-
描述:
通过国产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制备了316L不锈钢航空发动机小型超薄叶片以及不同方向压缩试样,成形主要参数为激光功率380 W,扫描速度1 200 mm/s,铺粉厚度40μm,扫描间距100μm。采用
-
航空发动机叶片自适应磨抛定量去除研究
-
作者:
王辉
赵欢
罗来臻
来源: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磨抛加工
叶片
定量去除
-
描述:
航空发动机叶片磨抛是叶片加工的最后一道成型工艺,加工质量直接决定叶片的工作寿命。叶片加工后的形状精度在叶片加工质量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传统的恒力恒速度的磨抛工艺仅对余量分布均匀的工件有较好的磨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