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涡轮,陶瓷基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适航,符合性验证,排气系统】搜索到相关结果 1703 条
-
航空发动机系统安全性评估流程及验证方法
-
作者:
朱日兴
来源:
质量与可靠性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安全性评估
4761
适航
应用阶段
ARP
-
描述:
为保证航空发动机安全特性的设计实现,并支撑发动机研制的顺利开展,以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为导向,开展了航空发动机安全性方法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基于系统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流程,包括功能
-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闪电防护的符合性验证
-
作者:
隋立军
马健
邱弢
来源:
民航学报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直接效应
符合性验证
闪电防护
-
描述:
铝合金差,因此必须有可靠的闪电防护才能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通过对民机闪电防护适航条款的研究,以复合材料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复合材料结构闪电防护适航验证步骤,详细探讨了闪电防护的方案设计和应用研究及其
-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闪电防护的符合性验证
-
作者:
隋立军
马健
邱弢
来源:
民航学报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直接效应
符合性验证
闪电防护
-
描述:
铝合金差,因此必须有可靠的闪电防护才能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通过对民机闪电防护适航条款的研究,以复合材料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复合材料结构闪电防护适航验证步骤,详细探讨了闪电防护的方案设计和应用研究及其
-
三坐标测量机在航空航天飞行器零部件检测中的应用
-
作者:
胡成昕
刘心宇
刘广东
来源:
机械工程师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涡轮
三坐标测量机
轴转子
三维检测
-
描述:
根据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性能,在考虑检测强度、检测成本及检测效率的同时,利用三坐标测量机触测式扫描三位检测手段,以航空某零部件轴转子为例分析三坐标检测在航空航天高精密加工中的基本应用及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导向器叶片热冲击试验系统设计
-
作者:
徐健
霍施宇
燕群
来源:
工程与试验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涡轮
内部冷却
导向器叶片
热冲击试验系统
-
描述:
航空发动机涡轮导向器叶片是发动机热端部件受热最严重的构件之一,在研发设计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的热冲击试验。本文利用丙烷-氧气燃烧产物参数和航空煤油燃烧产物参数较为接近的特点,研发了一套考虑叶片内部
-
民航转报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
作者:
张二虎
顾仁碗
来源:
科技与创新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全性评估
电搭接
符合性验证
机载航电设备
-
描述:
论述了机载航空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评估技术。随着目前电子技术及航空装备的发展,在深入分析机载产品及试飞需求的基础上,重点通过设备对人的安全性影响分析,形成机载航空电子设备安全性评估要求。通过对各要求确定评估方法,建立安全性评估技术,为机载航空电子设备安全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
民用运输类飞机25.1363条款符合性验证
-
作者:
沈飞
来源:
科技经济导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5.1363条款要求
民用飞机
符合性验证
-
描述:
本文对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中的第25.1363条款(简称§25.1363条款)的背景、修订历史和条款要求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国内某型飞机对此条款的符合性验证过程提出了建议的符合性验证方法。
-
航空发动机用连续SiC_f/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前景
-
作者:
刘虎
杨金华
焦健
来源:
航空制造技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学气相渗透
陶瓷基复合材料
前驱体浸渍/裂解
熔渗
-
描述:
的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并简述了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该材料在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航空用空气涡轮起动机涡轮动力学特性分析
-
作者:
刘学森
乔思佳
熊欣
任悦
臧朝平
来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涡轮
不平衡响应
空气涡轮起动机
临界转速
-
描述:
涡轮作为空气涡轮起动机的最核心组件,其动力学特性影响整个起动机。通过有限元商用软件建立空气涡轮起动机整机有限元模型。减速系统中的双联齿轮部件被等效简化为两个质点间的弹簧连接,弹簧的刚度等于通过威伯
-
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锁片加工方法改进研究
-
作者:
岳萍
陈钢
乔旭
来源:
航空维修与工程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涡轮
修理
锁片
装配
加工
-
描述: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锁片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对不满足装配要求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造成装配差异的主要原因,设计弯曲模具、压筋模具及磨削夹具,优化了加工工艺路线,确保零件满足装配要求,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修理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