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民用航空发动机,委任制造检查代表,适航,制造符合性检查】搜索到相关结果 655 条
-
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阶段的制造符合性检查研究与探讨
-
作者:
袁鹏
来源: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2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委任制造检查代表
适航
制造符合性检查
-
描述:
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阶段的制造符合性检查研究与探讨
-
民机机载电子产品制造符合性检查管理过程研究
-
作者:
刘鑫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机
适航
制造符合性检查
-
描述:
制造符合性检查是民用飞机机载电子产品适航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民用飞机型号合格审定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产品制造符合性检查的顺利开展,文章提出对产品承制商内部的制造符合性检查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组织内部的管理要求,以规范产品制造过程和检查过程。
-
如何发挥民机质量师系统在型号研制中的作用
-
作者:
张恩学
余丽萍
臧阳阳
柳响亮
来源: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适航
民机研制
制造符合性检查
质量师系统
-
描述:
针对目前民机研制现状,通过梳理民机研制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从不同方面介绍民机研制过程中质量师系统在质量管理体系、构型管理、试验管理、产品研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发挥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民机研制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
民机工程验证试验的制造符合性检查
-
作者:
王海
何月洲
李翰
穆家琛
来源:
工程与试验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
工程验证试验
适航
制造符合性检查
试验大纲
-
描述:
民机工程验证试验的制造符合性检查
-
民用航空发动机构型差异管理分析
-
作者:
张成武
郝朝杰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构型差异
适航
构型管理
-
描述:
为确保试验结果可支撑产品需求符合性声明,满足适航相关的构型管理要求,依据差异性分析原理,在试验件构型与所验证的产品构型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差异性分析的方法证明其对试验结果无影响而允许其存在
-
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研究
-
作者:
袁鹏
赵广飞
来源:
航空维修与工程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适航
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
-
描述:
围绕CCAR-21、AP-21-AA-2022-11等适航规章,分析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在型号合格审定阶段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的目的和意义,识别并解读了适航规章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要求,探讨了申请人在与局方制定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过程中的关注要点,提出了参考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文件内容。
-
侧风影响下航空发动机失速/喘振适航审定方法
-
作者:
李志平
朱星宇
张鹏
杨东
綦蕾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失速/喘振
平行压气机模型
适航
侧风
-
描述:
适航审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种侧风影响下发动机喘振/失速裕度的快速预估方法。该方法的结果表明:当侧风速度为35 m/s时,起飞状态的喘振裕度下降了5.1%,着陆状态的喘振裕度下降了19.8%。
-
侧风影响下航空发动机失速/喘振适航审定方法
-
作者:
李志平
朱星宇
张鹏
杨东
綦蕾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失速/喘振
平行压气机模型
适航
侧风
-
描述:
适航审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种侧风影响下发动机喘振/失速裕度的快速预估方法。该方法的结果表明:当侧风速度为35 m/s时,起飞状态的喘振裕度下降了5.1%,着陆状态的喘振裕度下降了19.8%。
-
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审定概念设计阶段风险模型
-
作者:
张弓
何歆
冯建文
甄博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风险模型
型号审定
适航
概念设计阶段
-
描述:
为了在审定项目概念设计阶段识别潜在风险并规划处理措施以提高审定效率,通过综合条款分类统计、符合性方法及实施风险、技术要点解析等方法建立了典型民用航空发动机概念设计阶段工作模型,并开发了条款工作状态
-
民用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需求与应用探讨
-
作者:
单晓明
来源:
测控技术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环境污染试验
适航
适航符合性验证
测试技术
-
描述:
以民用涡轮发动机为例,分别介绍了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测试技术、民用发动机研制试验测试技术、民用发动机环境污染试验测试技术,对相关试验目的、方法方案、技术难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见解。指出了我国与国外相比在试验测试技术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以及追赶国外先进试验测试技术的目标,点明了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