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航空电子设备安装支架的刚度与频率优化设计
作者: 刘嘉     张利娟     陈小丽     罗文东     吴江   来源: 航空工程进展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强度   刚度   安装支架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  
描述: 对安装支架进行静强度和模态分析,采用一种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安装支架的设计变量,以结构总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在保证安装支架的刚度和一阶模态性能的前提下对支架各个构件的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安装
POD算法在飞机RAT舱温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洪烨     杨溢炜     刘虔     浦程楠   来源: 航空工程进展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冲压空气涡轮舱   模态分析   温度预测  
描述: RAT舱温度简化模型及简化模型与完整模型的映射关系,选取试验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利用POD算法进行RAT舱温度预测。结果表明:1阶模态占据所有模态的比重超过99%,归一化处理后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
基于Minitab的航空维修优化设计研究
作者: 李博   来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initab   航空维修   优化设计  
描述: 基于Minitab的航空维修优化设计研究
航空起动直流电机过热失效问题研究
作者: 卢圣涛     杨光力     张锋     石坤田     杨都     黄贵松   来源: 防爆电机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起动直流电动机   耐高温性能   故障   优化设计  
描述: 航空起动直流电机过热失效问题研究
带环形槽的航空圆弧端齿盘磨齿加工参数优化设计
作者: 彭祖元     王志永     张宇     吴凯   来源: 制造技术与机床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圆弧端齿盘   环形槽   等截面修正   优化设计  
描述: 圆弧端齿盘加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在国产H650GA型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上进行了实际的磨齿加工,并对实验工件进行了齿形误差检测和实际的接触区检测,验证了带环形槽的航空圆弧端齿盘磨齿加工参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限流孔板在飞机空调管道的噪声分析及优化设计
作者: 赵海宇     周强     宋经远     王青山   来源: 机械科学与技术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FD方法   噪声特性   限流孔板   优化设计  
描述: 为分析限流孔板在飞机空调管道系统中的噪声特性以及对限流孔板进行降噪优化设计,本文首先运用CFD方法对含限流孔板的直管进行稳态流场数值计算,探究气流流经限流孔板的流动状态;然后基于大涡模拟法和FW-H
航空发动机液压弯管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作者: 陈勇刚     马石帅     雷志良   来源: 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大等效应力   液压弯管   固有频率   流固耦合   模态分析  
描述: 为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多弯曲段液压管道的流体流动与管道振动之间的动力学特性,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某易故障部位弯形液压管道的预应力模态,通过SST k-ω湍流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流体流速下弯形液压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获得了不同管内流体流速与管道形变以及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得出在允许最大流速下弯管的形变随曲率半径的变化趋势,并总结出该液压弯管不同充液状态下的前六阶固有频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管道形变随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弯管不同充液状态下管道的前六阶固有频率随阶数增加而增长且同阶下空管的固有频率大于充液弯管的固有频率;最后通过充液弯管的前六阶振型图分析了不同阶频率易发生形变的部位研究,可为航空发动机弯形液压管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飞机主动杆机械结构设计及杆力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彭长华.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随机振动   侧杆   有限元分析   PID   模态分析  
描述: 飞机主动杆机械结构设计及杆力控制策略研究
飞机主动杆机械结构设计及杆力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彭长华.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随机振动   侧杆   有限元分析   PID   模态分析  
描述: 飞机主动杆机械结构设计及杆力控制策略研究
航空大型复杂钛框预锻成形初始毛坯优化
作者: 魏科     陈飞     黄龙     胡康宏   来源: 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始毛坯   填充不满   航空大型钛框   预锻成形   优化设计  
描述: 以某TA15钛合金框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响应面分析及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预锻成形的初始毛坯形状尺寸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初始毛坯的参数化几何模型;建立了预锻成形有限元模型和响应面实验方案;以型腔各区域同时靠模为目标,根据不同初始毛坯的模拟结果,建立毛坯几何尺寸与模具型腔充填之间的定量关联关系,并通过极值求解计算出最优毛坯几何尺寸;最后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初始毛坯优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大型复杂钛框预锻成形中常见的填充不满、成形载荷过大等问题,实现预锻件在型腔不同区域同时靠模。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