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基于CFD计算域分区耦合技术的航空微型溢流阀流固耦合全域数值计算
作者: 朱嘉兴     李奕宁     牛世勇     田一松     李頔     解一鸣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FD   微型阀   灵敏度分析   流固耦合   瞬态流场特性  
描述: 作动系统用微型插装式溢流阀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在仿真计算时,考虑了阀芯运动造成的溢流阀全域结构变化以及边界条件迁移的影响,在流固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该型溢流阀流道结构的CFD计算域
航空油冷三级式无刷发电机流固耦合传热研究及散热优化
作者: 李进才     李涵琪     张卓然     李立强     王一未     廖晨东   来源: 电工技术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级式无刷发电机   温度场   散热   喷油冷却   流固耦合  
描述: 工况下的局部热点分布特性。然后提出一种转子集成甩油盘的散热优化方法,对比研究了优化方法对冷却油分布规律和散热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机最高温升从71.9℃降到了62.6℃。最后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流固耦合传热研究的精确性和散热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扰流激振设计及试验研究
作者: 杨正兵     李京     李光辉     胥奇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振   扰流激励   流固耦合   转子叶片系统   动应变  
描述: 为了研究转子叶片共振状态下的动力学参数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转子叶片系统扰流激励共振的方法。通过转子系统和扰流柱的结构设计和合理布局,采用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方法,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叶片的动态响应
水上飞机起降气垫耦合特性及抗冲击机制研究
作者: 史江栋.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上降落   ALE法   水上飞机   流固耦合   空气垫层  
描述: 水上飞机起降气垫耦合特性及抗冲击机制研究
飞机液压管路系统流固耦合频域分析:数值和实验研究(英文)
作者: 邓洋     焦宗夏     徐远志   来源: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递矩阵法   频域分析   管道振动   飞机液压管道   流固耦合  
描述: 飞机液压管路系统流固耦合频域分析:数值和实验研究(英文)
航空发动机液压弯管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作者: 陈勇刚     马石帅     雷志良   来源: 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大等效应力   液压弯管   固有频率   流固耦合   模态分析  
描述: 为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多弯曲段液压管道的流体流动与管道振动之间的动力学特性,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某易故障部位弯形液压管道的预应力模态,通过SST k-ω湍流模型
水上飞机起降气垫耦合特性及抗冲击机制研究
作者: 史江栋.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上降落   ALE法   水上飞机   流固耦合   空气垫层  
描述: 水上飞机起降气垫耦合特性及抗冲击机制研究
飞机液压管路系统流固耦合频域分析:数值和实验研究(英文)
作者: 邓洋     焦宗夏     徐远志   来源: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递矩阵法   频域分析   管道振动   飞机液压管道   流固耦合  
描述: 飞机液压管路系统流固耦合频域分析:数值和实验研究(英文)
航空发动机液压弯管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作者: 陈勇刚     马石帅     雷志良   来源: 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大等效应力   液压弯管   固有频率   流固耦合   模态分析  
描述: 为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多弯曲段液压管道的流体流动与管道振动之间的动力学特性,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某易故障部位弯形液压管道的预应力模态,通过SST k-ω湍流模型
航空大型复杂钛框预锻成形初始毛坯优化
作者: 魏科     陈飞     黄龙     胡康宏   来源: 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始毛坯   填充不满   航空大型钛框   预锻成形   优化设计  
描述: 以某TA15钛合金框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响应面分析及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预锻成形的初始毛坯形状尺寸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初始毛坯的参数化几何模型;建立了预锻成形有限元模型和响应面实验方案;以型腔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