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航空科技新力量
作者: 暂无 来源: 航空工程进展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人才  
描述: 国家重点型号关键技术攻关课题共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航空宇航和流体力学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其中JCR1区28篇。先后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关于构建航空救援力量体系的几点思考
作者: 赵杰   来源: 消防界(电子版)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轻骑兵”空中突击分队   模块化力量体系   “人机结合”训练   航空应急救援  
描述: 同在,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必将在应急救援事业中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航空救援力量体系既是时代之需,也是我们应急救援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必将在遂行“全灾种、大应急”任务中、在时代发展与使命召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专业实验室:未来航空业竞争的战略核心
作者: 陈培儒   来源: 大飞机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略核心   专业实验室  
描述: 专业实验室:未来航空业竞争的战略核心
AFDX航空通信协议及其核心技术分析
作者: 张涵中   来源: 电子世界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链路调度   冗余管理   核心技术  
描述: AFDX航空通信协议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AFDX航空通信协议进行研究之后,着重分析了基于AFDX航空通信协议及其核心技术,旨在促进我国航空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AFDX航空通信协议及其核心技术分析
作者: 张涵中   来源: 电子世界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链路调度   冗余管理   核心技术  
描述: AFDX航空通信协议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AFDX航空通信协议进行研究之后,着重分析了基于AFDX航空通信协议及其核心技术,旨在促进我国航空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日本航空自卫队搜救力量建设特点与启示
作者: 崔怡   刘玥   蒋伟   李泽烨   胡雪军   陈活良   张银玲   任杰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救援   日本航空自卫队   体系建设   运输搜救  
描述: 目的 分析日本航空自卫队搜救力量建设特点,为我国航空搜救力量建设提供借鉴启示。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分析日本航空自卫队搜救力量历史发展、构成与使命任务和建设特点。对照我国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和我
应急管理部召开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视频会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力量建设   应急救援   应急管理部   联动机制  
描述: 2022年2月25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召开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要求,交流总结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工作经验和建设成果,分析
航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组织策略研究
作者: 冯南平   向巧   沈荣骏   杨善林   常文庆   阮芙蓉   来源: 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举国体制模式   航空发动机   创新联合体   关键核心技术   协同创新  
描述: 尽快突破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迫切需求,创新力量的有效组织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体系中的创新主体构成现状,剖析了实施
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作者: 谢雨卿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岗位核心能力   航空服务  
描述: 培养专业的航空服务队伍,是发展民航事业的重要工作内容,而专业航空服务队伍和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很大关系,因此从这一角度入手,本文从岗位核心能力出发,分析了航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运行为核心 基于风险构建无人驾驶航空保障体系
作者: 杨非   来源: 中国安防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象信息   立法进程   冲突探测   动态监视   监管机构   交通管理系统   无人机   限制区   登记注册   控制链   暂行条例   地理围栏   无线电频谱管理   ATM   全域服务  
描述: 总的来说,当前无人驾驶航空业态正在不断快速的演进当中,无论是遥控航空器系统还是轻小型无人航空器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数量都在不断发展。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复杂性对传统航空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对安全、安保问题的关切也在不断提升。各国、地区都在针对各自情况研究出台法规和标准加以应对。但当前和近期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低廉的价格和强烈的消费驱动,使得数量庞大的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25千克以下)突然进入了国家空域系统。而它们的驾驶和经营人既缺乏航空背景,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