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人体损伤】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
飞机座舱个性化座椅送风对人体舒适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作者:
程翔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热感觉
热舒适
座椅送风
机舱
环境满意度
-
描述:
飞机座舱个性化座椅送风对人体舒适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飞机结构雷击损伤和维修策略
-
作者:
李伟
陆文华
宋青山
曹达敏
李清英
来源:
中国新通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修方法
闪电防护
飞机结构
-
描述: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雷击的特点和对飞机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雷击防护和维修策略,为航空公司机务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
航空结构损伤修理技术研究
-
作者:
崔爱永
赵培仲
薜祖峰
回丽
戴京涛
魏华凯
易德先
卢长亮
刘浩东
来源:
兵器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维修
研究
航空器
-
描述: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钛合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比重越来越高。新材料的使用,必然对传统修理技术带来冲击和挑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书以团队长期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系统阐述激光3D增材再制造过程中保护气流场和粉末射流场、激光定向凝固修复技术、激光梯度改性去应力技术、新型钛基功能梯度材料、激光高频振动复合随焊去应力技术、激光微熔池理论、复合材料粘结修理技术以及飞机薄壁结构应急聚能切割技术。以期为从事激光加工技术应用和研究、材料加工成形、工程维修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提供有效的参考。
-
波音737飞机复材面板雷击分层损伤的超声检测
-
作者:
周剑
来源:
航空维修与工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击
分层
超声检测
回波
-
描述:
通过研究深航现役波音737飞机雷击后的损伤表现形式,利用超声脉冲扫查方法检测复材面板的雷击分层,以不同波形变化分析面板层可能存在的不同损伤形式,为区分缺陷回波与板面回波提供参考。
-
腐蚀环境下飞机结构涂层防护体系损伤评估研究
-
作者:
王迪
徐元铭
来源:
飞机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腐蚀
综合防护试验
等效电路
EIS
阻抗模值
-
描述:
为预测飞机结构涂层防护体系的服役寿命,对喷锌+喷底漆+喷磁漆防护涂层体系在模拟实地海洋环境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解析。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结合宏观形貌分析及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分别讨论了不同紫外线波长和不同盐雾时间对涂层腐蚀造成的影响,为腐蚀寿命预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
航空发动机轴承滑蹭损伤形貌分析
-
作者:
谢向宇
方明伟
罗军
徐进
陈煜
来源:
轴承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蹭伤
磨损
圆柱滚子轴承
-
描述:
针对影响高速滚动轴承服役寿命关键因素之一的打滑蹭伤问题,通过观察宏观、微观形貌及轮廓分析等方法,对航空发动机服役后蹭伤轴承与未蹭伤轴承进行滑蹭损伤的形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蹭伤轴承滚子覆着整周的色带,内圈呈现密布的剥落坑,且蹭伤表面存在烧伤层,内圈轮廓较未蹭伤轴承磨损更为严重。
-
飞机复合材料损伤及修理技术浅析
-
作者:
王凯
来源:
电子测试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理
损伤判定
影响因素
复合材料
-
描述:
本文基于复合材料的结构损伤特点及裂纹特性、飞机复合材料损伤修理原则和方法、各种损伤判定及结构的修理等方面的研究,基于对不同结构损伤的等级及类型判定,对涉及复合材料结构的修理影响因素、技术手段、操作程序等内容进行介绍,为复合材料修理技术在民机的广泛使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
飞机金属导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
作者:
唐有才
孔光明
唐元恒
来源:
设备管理与维修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维修
振动
金属导管
飞机
-
描述:
飞机金属导管损伤主要有磨损、裂纹、压坑和喇叭口损坏等。从某团飞机金属导管损伤特点出发,分析导管损伤的原因,并从导管受力、管路设计和维修等方面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
-
民用飞机结构损伤容限研究及实例
-
作者:
张健
来源:
山东工业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适航
民用飞机
损伤容限
结构
-
描述:
科技的进步不断革新。本文通过对民用飞机结构损伤容限的基本概念、评定目的及检查要求等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借助简单实例对评定方法进行梳理,进而介绍型号审定环节中民用飞机结构损伤容限的相关内容。
-
航空轴承断油试验失效件微观损伤分析
-
作者:
葛泉江
尹龙承
张美宏
唐光泽
马欣新
来源:
轴承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损伤分析
断油试验
航空轴承
M50钢
-
描述: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射线应力分析仪对断油试验失效的航空轴承进行微观组织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断油试验后,由于断油时沟道表面温度升高,影响区深度可达3 200μm;失效轴承沟道次表层硬度明显下降,且沟道表面出现变形织构,表明沟道表面出现了塑性流动,其失效形式主要体现为粘着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