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作者: 张华彪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机匣耦合系统   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碰摩  分岔  双转子  
描述: 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航空燃油柱塞泵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
作者: 陈永琴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燃油柱塞泵  球面斜盘  运动学与动力学  滑靴静压润滑  滑靴运动轨迹  综合计算软件  
描述: 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其运动学、动力学、滑靴静压润滑特性、滑靴运动轨迹等泵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关于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分析了航空燃油柱塞泵运动学参数现有计算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证明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动力学应用技术的研究
作者: 王海强   来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角接触球轴承  载荷分布  过盈量  摩擦力矩  
描述: 主轴系统中常用的角接触球轴承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首先根据轴承的结构特点,运用赫兹基本理论、套圈滚道控制理论以及拟动力学分析方法等对轴承在一定工况下的载荷分布与变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角接触球轴承的初始接触角
航空发动机机匣模型的若干动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 温登哲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机匣模型  薄壳动力学  双模态位移解  层压复合材料  环向表面裂纹  位移协调法  
描述: 等方面,对故障(裂纹)机匣和复合材料机匣的研究较少,而从理论方面对裂纹机匣和复合材料机匣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广泛深入的开展裂纹机匣和复合材料机匣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
某型航空发动机中心锥齿轮动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 刘天文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锥齿轮  动力学  固有特性  行波振动  
描述: 共振引起的节径型掉块故障。因此对航空发动机中心锥齿轮动力学特性研究十分必要,对设计与制造高可靠航空锥齿轮、避免故障发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某型航空发动机中心锥齿轮的固有频率
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 陈皓瑛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  印刷电路板  模态试验  模型修正  抗振设计  
描述: ,导致严重飞行事故。所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动力学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限元方法为电子控制器的动力学分析研究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但前提是建立其合理的有限元模型。本文运用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电子控制器模块板
航空煤油替代燃料火焰传播速度与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
作者: 于维铭   来源: 清华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煤油  替代燃料  对冲火焰  火焰传播速度  反应动力学机理  
描述: ,试图发展包含所有组分的煤油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是不切实际的。目前多数研究者均采用接近实际煤油理化性质的替代燃料开展研究。在国产RP-3煤油成分分析和大量文献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摩尔比为40
宽燃料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曲轴动力学仿真及实验研究
作者: 王辉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宽燃料发动机  煤油  汽油  曲轴强度  仿真计算  
描述: 绝大多数搭载的都是以汽油为燃料的活塞式发动机,而在很多特殊作业领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汽油燃料的使用受到很多的制约,因此近年来对于重油发动机和宽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某公司正在
航空发动机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 白雪川   来源: 天津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  动力学特性  机动飞行  超谐共振  
描述: 旋转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固定及机动飞行条件下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包括:(1)对基础固定时双转子系统动力学及机动飞行下
RP-3航空煤油着火特性的实验与反应动力学研究
作者: 李海霞   来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化学激波管  RP   3航空煤油  模拟替代燃料  化学反应详细机理  化学反应简化机理  
描述: 化学激波管中利用反射激波点火,采用壁面压力与OH自发光作为着火指示信号,测量了着火温度范围为1100K-1600K、压力为0.1、0.2与0.3MPa、当量比为0.5、1.0与1.5的RP-3航空煤油/氧气/氩气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分析了着火温度、压力以及当量比对混合气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并拟合得到了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混合气着火延迟时间的Arrhenius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着火温度的倒数呈直线关系,同时,随着着火温度与压力的升高以及混合气当量比的降低,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根据RP-3航空煤油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特性,提出了由体积百分比为0.65/0.15/0.2的正癸烷、甲苯与丙基环己烷三种组份组成的模拟替代燃料,并形成了该替代燃料的化学反应详细机理(包括150种组分、591个基元反应);采用该化学反应机理对该替代燃料在激波管中多工况下的着火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采用已建立的化学反应详细机理计算得到的该模拟替代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着火温度的倒数同样呈直线关系,并且随着火温度与压力的升高以及当量比的降低,该模拟替代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同时,在各工况下采用该化学反应机理计算得到的该替代燃料着火延迟时间与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的实验值吻合良好。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该详细反应机理进行了简化,形成了该替代燃料的化学反应简化机理(包括88种组分、281个基元反应);采用该简化机理对该替代燃料在激波管中多工况下的着火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数据以及详细机理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采用已建立的化学反应简化机理计算得到的该模拟替代燃料着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着火温度的倒数呈直线关系,同时,在各工况下采用该化学反应简化机理计算得到的该替代燃料着火延迟时间与化学反应详细机理的数值计算结果以及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的实验值吻合良好。
< 1 2 3 4 5 6 ... 1321 1322 13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