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防虹吸
作者: 李国权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六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滑油箱   系统设计   滑油系统   虹吸现象  
描述: 航空发动机在停车之后的停放过程中,滑油箱中的滑油有时会由于虹吸现象被抽到发动机轴承腔及附件机匣、飞附机匣中.本文详细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防虹吸原理及方法,对儿种典型的发动机滑油防虹吸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了它们的特点及设计注意事项.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防虹吸
作者: 李国权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六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滑油箱   系统设计   滑油系统   虹吸现象  
描述: 航空发动机在停车之后的停放过程中,滑油箱中的滑油有时会由于虹吸现象被抽到发动机轴承腔及附件机匣、飞附机匣中.本文详细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防虹吸原理及方法,对儿种典型的发动机滑油防虹吸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了它们的特点及设计注意事项.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故障识别研究——金属屑形状及纹理识别
作者: 董静芳   来源: 中国民航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故障识别   BP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滑油系统   磨屑识别  
描述: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故障识别研究,并以金属屑的形状及纹理识别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 1、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磨屑图像预处理,有效降低了图像噪声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故障识别研究——金属屑形状及纹理识别
作者: 董静芳   来源: 中国民航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故障识别   BP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滑油系统   磨屑识别  
描述: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故障识别研究,并以金属屑的形状及纹理识别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 1、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磨屑图像预处理,有效降低了图像噪声
航空发动机外场可靠性信息及可靠性研究
作者: 王德明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可靠性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航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跨越性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对航空发动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外,还特别强调其可靠性和维修性,因而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工程是
面向并行工程的航空发动机外部系统设计研究
作者: 陈志英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并行工程   航空发动机  
描述: 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外部系统设计是基于实物模型样机的,其设计过程 管理是串行的。为提高设计水平,本文根据并行工程设计的思想和方 法,基于数字模型样机,提出了外部系统设计的若干方法。进行了外 部设计
航空发动机外场可靠性信息及可靠性研究
作者: 王德明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可靠性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航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跨越性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对航空发动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外,还特别强调其可靠性和维修性,因而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工程是
面向并行工程的航空发动机外部系统设计研究
作者: 陈志英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并行工程   航空发动机  
描述: 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外部系统设计是基于实物模型样机的,其设计过程 管理是串行的。为提高设计水平,本文根据并行工程设计的思想和方 法,基于数字模型样机,提出了外部系统设计的若干方法。进行了外 部设计
航空发动机测试可视化再现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作者: 刘德悟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参数组态   可视化技术   测试  
描述: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试车测试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发动机性能在不断提高,测试的数据量越来越多,测试正在成为提高与验证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测试中,得到的是抽象数据,其直观性
航空发动机短舱流动与换热的计算研究
作者: 马明明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动机短舱   航空发动机   温度场   流场  
描述: 飞机发动机短舱包容了发动机、机匣、以及各种发动机附件。发动机本身是一个高温部件,工作时通过机匣向短舱传递热量,造成短舱内温度很高,如果发动机短舱没有合理的结构和有效的冷却,短舱内的高温就会引起发动机附件工作异常或损坏,因此飞机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短舱内指定点的限定温度。 本文通过分析飞机发动机短舱的结构特点和引排气形式,建立了飞机典型短舱冷气流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某型直升机短舱流动和换热的计算模型,数值计算了直升机工作在地面最大状态下短舱内部的流动和换热。结果表明,该状态下,短舱后部监测点温度超过限定值。因此,需要调整短舱的结构以改善短舱内温度场分布,降低监测点温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短舱结构修改方案,分别计算了两种方案短舱内部的流动和换热。通过计算分析发现,结构改进后,短舱内部的流动和换热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监测点温度低于规范要求的温度限定值,冷却效果非常明显。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1 2 ... 122 123 1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