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离心通风器断裂故障分析与排除
作者: 赵宏达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离心通风器   共振   故障分析   固有频率   齿轮轴   高周疲劳  
描述: 针对某型离心通风器断裂故障,进行结构分析、断口金相检查,并对离心通风器的强度、固有频率、共振转速进行计算和动应力试验。结果表明:该离心通风器断裂故障属高周疲劳破坏;离心通风器与齿轮轴定位结构不合理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及疲劳试验方法
作者: 吴琼     邓瑛     邓武警     何斌策   来源: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子叶片   有限元   固有频率   振动特性   高周疲劳   3阶弯曲振动频率  
描述: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及疲劳试验方法
某型航空导叶作动筒振动性能仿真分析
作者: 曹洋     王鑫     关思嘉     王泽坤     刘鹏举   来源: 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振型   随机振动   导叶作动筒   固有频率   模态分析   疲劳寿命  
描述: 仿真模型。通过对数正弦扫频试验验证了模态分析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获得了振型、固有频率与功率谱载荷下的应力响应等信息。考虑作动筒活塞的轴向伺服工作影响,在标准功率谱上叠加伺服工作正弦载荷模拟了该工况。建立
航空发动机管路流固耦合振动的固有频率分析
作者: 李占营   王建军   邱明星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输液管路   Galerkin方法   固有频率   流固耦合   哥氏力  
描述: 为研究流体哥氏力和管路参数等因素对航空发动机管路固有振动频率的影响规律,采用Galerkin方法建立了管路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通过复特征值分析得到了系统的固有频率。通过将采用Galerkin方法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及疲劳试验方法
作者: 吴琼     邓瑛     邓武警     何斌策   来源: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子叶片   有限元   固有频率   振动特性   高周疲劳   3阶弯曲振动频率  
描述: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及疲劳试验方法
某型航空导叶作动筒振动性能仿真分析
作者: 曹洋     王鑫     关思嘉     王泽坤     刘鹏举   来源: 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振型   随机振动   导叶作动筒   固有频率   模态分析   疲劳寿命  
描述: 仿真模型。通过对数正弦扫频试验验证了模态分析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获得了振型、固有频率与功率谱载荷下的应力响应等信息。考虑作动筒活塞的轴向伺服工作影响,在标准功率谱上叠加伺服工作正弦载荷模拟了该工况。建立
航空发动机弧齿锥齿轮的共振分析及结构优化
作者: 李玉林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矩阵摄动   结构优化   共振分析   模态实验   有限元法   弧齿锥齿轮   动态特性  
描述: 该文根据某航空发动机公司的要求,以某型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中心的轴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用节面分析法进行了弧齿锥齿轮面方程、齿面网格坐标的求解;采用三维六面体八节点参元对结构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基于建立的结构动力学微分方程式及边界条件,采?
民航客机座舱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 王乔蓬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网格变形   民航飞行器   结构优化   气流组织   数值模拟  
描述: 民航客机座舱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
民航客机座舱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 王乔蓬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网格变形   民航飞行器   结构优化   气流组织   数值模拟  
描述: 民航客机座舱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
航空发动机静叶联调机构运动分析及优化
作者: 于嘉鹏   孙加明   纪福森   张硕   张志坚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遗传算法   静子叶片   运动学   联调机构   结构优化   齐次坐标法  
描述: 针对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联调机构运动关系复杂、优化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采用图解法和齐次坐标法结合MATLAB软件推导两级联调机构运动方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两级机构中的关键构件进行联合优化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指定联调机构的两级曲柄可调端长度、可调端与固定端夹角进行了优化求解。得到了最优解,使得第一级摇臂转动角度是第零级摇臂转动角度的2倍,且第一级摇臂转动角速度也是第零级摇臂转动角速度的2倍。
< 1 2 3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