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动态
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首页>
根据【作者:
刘晓松,,韩秋冰,,田文正,,陈艳丽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10)
会议论文
(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23
(2)
2022
(4)
2019
(1)
2017
(2)
2016
(3)
按来源分组
航空动力
(4)
航空发动机
(3)
2013年首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
(2)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
航空科学技术
(1)
关键词
基于系统工程的航空发动机研发流程建设方法
作者:
刘晓松
韩秋冰
田文正
陈艳丽
来源:
航空动力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系统工程
建设方法
发动机
研发流程
描述:
。航空发动机研发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科技工业基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
1
],需要有完整的研发体系支撑。研发流程是航空发动机研发体系的关键组成要素,
航空发动机基础要素建设方法研究
作者:
刘海年
王相平
陈艳丽
张德志
刘晓松
王凤
宁怀松
史妍妍
来源:
航空动力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动机
基础要素
描述:
研发体系、实现高效的发动机研发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产品研发体系是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石[
1
]。基础要素是产品研发体系的根基和前提,没有完整成熟的研发体系基础要素支撑,很难保证单个型号研制的成功具有可复制性,
基于IPD的航空发动机产品开发决策评审方法研究
作者:
韩秋冰
来源: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动机
产品开发决策
IPD
描述: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具有技术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评审工作尤其是决策评审可以按阶段对发动机研制项目进行审视,以确保项目进度和风险可控、减少研发投资的浪费。在航空发动机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中,共设置了3层评审,自下而上分别是交付件评审、产品技术评审和决策评审,3层评审存在逐层支撑的关系,交付件评审支撑产品技术评审,产品技术评审支撑决策评审。
基于系统工程的航空发动机研发技术过程及裁剪方法研究
作者:
韩秋冰
张德志
来源: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发技术
系统工程
发动机
描述:
航空发动机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经历了引进仿制和修理、部分自主设计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阶段,实现了重大跨越。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正向研发技术流程,在产品研制中仍存在需求内容、设计活动和验证活动不完整,需求符合性不清晰等问题。本文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正向设计技术流程及其适应于武器装备研制的裁剪方法。
基于PACE理论的航空发动机研发体系架构
作者:
刘晓松
王相平
张德志
孙永娜
来源:
航空动力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动机
研发体系
描述:
PACE理论,即产品及周期优化法,为产品研发提供了一套标准的参考模式,对产品研发周期、成本、质量的提升收益巨大,也可使航空发动机产品研发体系架构更加科学、合理。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单项技术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构建健全的研发体系,把先进产品的研发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结构化的整合,形成一系列可供型号重复使用的业务模型、流程、方法工具、
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的应用
作者:
刘庆东
史妍妍
崔洋
刘晓松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动系统
航空发动机
技术风险
评价细则
技术成熟度
技术分解结构
描述:
针对传动系统故障频发的研制现状,提出基于传动系统的技术分解结构(TBS),制定各项技术的成熟度评价专用细则,并根据专用细则制定全面开展评价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专用评价细则的建立是传动系统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的核心,实现了对发动机通用细则的解读,且通过对细则满足情况的判定,明确了该项技术的成熟度提升方向。应用实例表明:该项工作对控制传动系统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承研单位制定技术能力提升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航空发动机流场计算中湍流模型的选取
作者:
崔金辉
尚守堂
李兆红
韩秋冰
来源:
2013年首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湍流模型 航空发动机 流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描述:
在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过程中湍流模型的选取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流场的不确定性使得湍流模型的选择显得十分困难。为了选取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中最优的湍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国外某一喷管实验件的同尺寸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得到了几种不同湍流模型下流场特征参数的分布与大小,通过将数值计算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性能计算中最合适的湍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SA湍流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值具有最高的吻合度,即S-A湍流模型在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航空发动机流场计算中湍流模型的选取
作者:
崔金辉
尚守堂
李兆红
韩秋冰
来源:
2013年首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湍流模型 航空发动机 流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描述:
在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过程中湍流模型的选取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流场的不确定性使得湍流模型的选择显得十分困难。为了选取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中最优的湍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国外某一喷管实验件的同尺寸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得到了几种不同湍流模型下流场特征参数的分布与大小,通过将数值计算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性能计算中最合适的湍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SA湍流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值具有最高的吻合度,即S-A湍流模型在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航空发动机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作者:
刘晓松
王桂华
刘庆东
贾淑芝
史妍妍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成熟度 关键技术元素 技术风险 航空发动机
描述:
为提升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项目中技术风险的管控能力,支撑项目决策,根据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特点,结合国外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成功经验,提出了
1
套适用于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重点针对
基于IPD的航空发动机研发维护流程
作者:
韩秋冰
杨琳
金海
张立伟
申万江
孙永娜
来源:
航空动力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动机
IPD
维护流程
描述:
随着批产发动机陆续交付使用,研发和制造单位面临着巨大的生产保障压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发维护流程,可以保障发动机稳定运行、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产品批产后需要研发单位负责的业务主要包括及时处理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动优化产品,提升产品可服务性、可制造性,
<
1
2
>
Rss订阅
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