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航术语的透明翻译
作者: 黄德先   黎志卓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航术语   回译   零翻译   手册与技术文献   透明翻译  
描述: 民航术语翻译的不规范现象,不仅存在于航空公司使用的各种手册与技术文献中,民航专业工具书和与民航相关的工具书中也都普遍存在。在保证术语翻译准确的前提下,遵循透明的翻译原则,采取直译法、顺从法、零翻译法等,这样既保留了原来术语的构词形态与意义,还能做到见词明义,并以回译来验证民航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安全生产法》修订对民航安保立法的启示
作者: 王若源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全生产监管   安保方案   《安全生产法》   民航安全保卫   立法协调   事后监管  
描述: 政府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中国中央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地方政府都具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在这一管理模式下,各级政府、各部门需要协调开展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立法法》等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和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各自享有独立的立法权,并根据职权建立了互相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法规、标准领域的不统一甚至冲突,给依法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安全生产法》修订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规章为统一有关立法、执法提供了基础,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立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反恐怖主义法》对中国民航安保立法的影响
作者: 张君周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全防范措施   反恐怖主义   民航安保措施   民航安保立法体系   国家安全战略  
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实施以来对中国民航安保立法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确立了民航反恐工作的架构,为民航安保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立法支持。当前,中国民航安保立法体系的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正在进行修订,应当根据反恐工作对民航的影响以及新法的要求,调整和完善民航安保立法,做好立法的衔接。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在民航推行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民航反恐职责分工仍需明确、职责落实有待细化,民航反恐措施与已有安保措施应有效结合等解决思路和相应的建议措施。
对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若干修改意见——以国际民用航空安保条约为视角
作者: 张卫华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法干扰行为   《东京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安保条约   《芝加哥公约》   《海牙公约》   民用航空法   《蒙特利尔公约》  
描述: 围绕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从国际民用航空安保条约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国际条约对于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干扰行为的列举清单和管辖权的基础上,建议中国的新民航法应当在不同的条款中规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国际罪行、普通刑事犯罪和行政违法行为;在专门条款中对涉外非法干扰行为的管辖权作出规定;并且根据民用航空安全的特殊需要,对航空器和机场内发生的非法干扰行为规定特别的行政处罚条款。
航空航天制造业产业关联实证研究
作者: 方卫国   程浩   杨琛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产业关联   制造业   航空航天   RAS方法  
描述: 基于产业价值链和知识溢出效应两个视角,阐述了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采用RAS方法对2007年投入产出表进行调整,重构将航空航天制造业作为一个单独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分析,对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进行实证研究,测度航空航天制造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感应度、影响力,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环向关联关系与关联强度。结果表明:航空航天制造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拉动作用较强且推动作用也很显著,对第二产业拉动作用较大;与其前向直接关联的产业较少,直接影响范围有限;但通过与其前向产业部门的间接关联,航空航天制造业具有广泛的供给推动作用。
理工类高校博士研究生幸福感情况探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调查
作者: 丁永斌   王璀璨   王文文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政教育   理工类   培养质量   幸福感   博士研究生  
描述: 通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全校工、理、管、法、文等专业共计784名博士生中发放《博士研究生幸福感调查问卷》,真实了解理工类高校博士生幸福感状况,分析存在于读博动机及读博现实中,导致博士研究生幸福感水平低的因素,结合多年来在博士研究生思政教育方面的工作经验,从理想信念、学术科研、导学沟通、职业规划方面对提高博士生幸福感提出建议。
《北京公约》对国际航空保安公约体系的更新
作者: 刘贺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法干扰行为   国际航空保安公约体系   《北京公约》   反恐   管辖权  
描述: 《北京公约》将使用航空器作为武器、运输危险物质等针对民航的非法干扰行为确定为犯罪,补充了三项管辖权,吸收了其他联合国反恐公约中的有益规定,实现了对国际航空保安公约体系的更新。同时,在确立新的罪名、融合规范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规定、妥善处理公约关系方面推动了国际航空保安公约体系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审议并批准了该公约,且即将对中国生效。该公约的获批,对进一步保障航空运输安全和维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书院视域下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为例
作者: 李玉华   王亚   高静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生需求   书院制   考核激励制度   协同联动   本科生导师制  
描述: 针对国内高校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培训机制及系统不健全、监督及激励机制不完善、师生互动频率低等主要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通过紧密围绕师生需求、构建立体化导师培训体系、优化过程管理机制、创新考核激励制度等方式建立院-师-生协同联动机制,探索书院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运行结果表明,师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认可度高,导师制实施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了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及育人作用。
国际航空碳减排措施下的航空碳排放争端解决路径研究
作者: 杨彩霞     王梓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航空碳减排措施   争端解决机制   行政职能   司法职能   ICAO理事会  
描述: 为了推动国际民用航空绿色低碳的进程,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出台了“一揽子”措施,包括技术型降碳和市场机制降碳——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一揽子”措施目前还处于初步试行阶段,其中,由于CORSIA具体实施的环节牵涉主体较多——ICAO、国家、航空公司等主体之间的交集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国际争端、私人当事方之间的争端、混合争端三类争端。然而,传统国际和私人层面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专业能力、权威性、管辖权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主导“一揽子”措施的ICAO理事会成为理想的争端解决平台。但ICAO理事会所主张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84条下的争端解决机制,由于组织结构的缺陷多年来并未真正发挥其司法职能。尽管ICAO理事会已经将争端解决机制改革提上日程,但考虑到“一揽子”措施引发争端的复杂性质以及争端解决的最终目的,充分发挥ICAO理事会的行政职能并在ICAO理事会下设立一个常设的争端解决委员会将是一种更为可行的选择。
可持续航空燃料的规制现状、挑战与展望
作者: 管建强     陈诗麒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减排   可持续航空燃料   《巴黎协定》   “双碳”目标   共同但有区别原则  
描述: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将航空燃料的可持续性标准纳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6,但该标准没有充分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当前,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总产量有限,生产能力的地区性
< 1 2 3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