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业生育保险制度初探: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
作者: 孙高源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民用航空业生育保险制度初探: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
民用航空业并购整合动因与效果研究
作者: 姜晨.  日期:2024-12-01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民用航空业并购整合动因与效果研究
民用航空业垄断与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作者: 毕福常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法律规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常用手段,由于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政府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进出、价格、投资及经营行为进行监管都是通过法律规制的方式来实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的规制改革开始于民航业,而且近年来民航业仍是国外规制改革的重点行业。就我国民用航空业而言,虽然进行了一些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有益尝试,但由于行政垄断严重,且政府有关部门常常与直属企业相互勾结排挤竞争对手,使民航垄断成为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混血儿。因此,如何对民用航空业的垄断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对于保护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乃至全球民用航空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民用航空行业垄断严重、竞争不足的现状,试图从行业特征分析入手,探究行业发展规律及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关政策取向和制度构架,并就加强竞争、打破垄断坚冰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在我国,民航业的垄断与市场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的现状同时存在,因此面临着既要鼓励规模经济,鼓励航空企业通过企业合并提高集中度,又要通过法律扼制已日益严重的垄断现象的双重任务,必须在垄断与规模经济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和临界点。第二,垄断行为与垄断状态均应是《反垄断法》规制的内容,但在具体操作时应动态把握,垄断状态若是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取得的,不应受《反垄断法》调整,但取得垄断地位后又滥用优势地位,则实现了向垄断行为的转变,应受《反垄断法》的调整。如果市场优势地位是通过行政权力取得,更应在《反垄断法》规制范围内。我国《反垄断法》若简单采取行为主义和状态主义模式,不考虑垄断形成的原因,则可能产生对行政垄断的遗漏和漠视,而后者恰恰是《反垄断法》的核心。另外,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可依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第三,从美国航空反垄断模式来看,完善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体系是我国最值得借鉴之处,如果中国不专设一个高度独立的执法机构,在行政垄断面前就会底气不足,尤其对民航总局的垄断行为难以进行调查和起诉。中国虽不必采取美国的“双轨制”,但必须使垄断执法机构与民航监管机构相比在处理垄断案件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
民用航空不循规旅客惩治的法律探究
作者: 韩雨彤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2014年12月5日,大韩航空前任副社长赵显娥乘坐从纽约肯尼迪机场飞往仁川的KE086次航班时,因对空乘人员提供坚果的方式不满,要求机长返回登机口并让乘务长下机,“大耍威风”,一审被判处一年徒刑;2015年11月30日,在吉隆坡飞往北京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上,中国籍乘客郑浩在登机后谎称自己携带炸弹,经当地警方地毯式搜查之后确认并无炸弹威胁,航班延误多时后获准起飞,其被雪兰莪州雪邦法庭判处坐牢5天罚款7000令吉(约2300新元);2015年11月11日,旅客陶某在厦门至南京的SC4803次航班降落前5分钟使用手机且不听机组人员劝阻,被行政拘留5日……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的民用航空运输中,在飞机上打架、酗酒、寻衅滋事、谩骂侮辱机组成员等不循规旅客事件屡见不鲜,成为了影响民用航空业发展的重要阻碍,那么如何对民用航空不循规旅客进行惩治呢?欲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需要从分析不循规旅客问题在国际航空法律文件和各国国内法中的概念及行为类别入手,然后分类讨论管辖权对不循规旅客惩治的影响,机长权利对不循规旅客惩治的意义,以及对不循规旅客的惩治措施和尚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现有的1963年《东京公约》、国际民航组织第288号通告、2014《东京公约》议定书的有关内容,结合比较分析美国、英国、韩国、中国为代表的各缔约国的国内法;采用对比和案例分析法,结合司法实践;同时参考航空刑法的发展演变,参考民用航空业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总体上看,惩治民用航空不循规旅客需要统一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规则与更新各缔约国国内法的规制条款相结合。最新修订通过的2014年《东京公约》议定书首次具体列明了公约会对向机组成员实施攻击行为、以及拒绝遵守航空器机长发出的或以机长名义发出的合法指令的不循规旅客进行惩治,该惩治范围在各缔约国国内法中也基本都有体现。现行的国际通用的对不循规旅客的管辖权规则除了传统的管辖权外还有航空器登记国管辖权、降落地国管辖权、经营人所在地管辖权。由于降落地国管辖权和经营人所在地管辖权是在2014年《东京公约》议定书中刚通过的,很多缔约国的国内法相关内容还没有进行更新修订。东京公约赋予机长对不循规旅客可采取合理措施及必要管束的权利是遏制不循规旅客的重要手段,公约第十条对机长权利的豁免权也为机长惩治不循规旅客提供了保护;东京公约议定书对飞行安保员规则的增设是对机长权利的补充,但由于飞行安保员规则受国家间双边或多边协定的限制,还未成为惩治不循规旅客的通用规则。当下民用航空不循规旅客惩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如不循规旅客的行为范围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管辖权的增设并没有在实践上包含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飞行安保员规则因没有成熟的实现环境而形同虚设、各缔约国的国内法对不循规旅客的惩治规则没有完全与国际公约中的规定衔接、对不循规旅客惩治的自由刑普遍应用但罚金刑的适用相对欠缺。民用航空不循规旅客惩治的相关法律规制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也还有很重的完善任务。意识到这些缺漏,结合国际公约的发展趋势及各缔约国国内法相关规定的更新修订,不断地完善现有的国际规则及国内法规定,对未解决和新出现的不循规旅客问题予以规制,建立国际通用的惩治规则,并在各国内法中予以明确,统一惩治不循规旅客的司法实践。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对不循规旅客问题的惩治是在不循规旅客问题出现并影响了民用航空业的有序运行之后,才引起民用航空业及各国的重视并开始制定国际规则和国内法条款予以规制和惩罚;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不循规旅客的惩治已从1963年《东京公约》的笼统约束发展到如今《东京公约》议定书通过,有了一系列的国际民用航空法律文件的规制和约束,对惩治的范围和惩治的规则都予以扩大和细化。法律的确有滞后性,法律的制定也存在僵硬性,但是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也会显示出法律的科学性,国际民用航空法律文件对不循规旅客惩治规则的完善及缔约国国内法的跟进规制会对不循规旅客问题有一个强有力的威慑和遏制作用,使国际及各国的民用航空业有一个更安全、有序、稳定的发展环境。
民用正常类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特性预测
作者: 闫超.  日期:2024-12-01 学位授予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民用正常类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特性预测
民用机身外部装饰插画设计研究
作者: 吕江珊  日期:2019-12-29 学位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民用机身外部装饰插画设计研究
民用机场营销策略效果评价研究
作者: 王振  日期:2017-11-08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民用机场建设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民用机场管理者逐渐意识到仅仅靠机场的地理垄断性和自然增长很难适应整个民航业的发展。机场营销在机场经营管理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很多机场积极开展营销工作,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但是营销策略实施后如何评价其效果却是一个难题,其效果不仅仅从机场的年客货吞吐量或者航班起降架次等体现出来。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对民用机场的营销策略进行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综合评价模型很有意义。本文将民用机场营销策略理论与管理评价方法相结合,从民用机场营销策略的研究现状、民用机场营销策略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民用机场营销策略效果的综合评价,以及如何提高我国民用机场营销策略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民用机场营销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确定了能够体现民用机场营销效果水平的各种因素。从民用机场的6个营销侧重点:航空公司、旅客、政府、非航空性客户、其他机场和周边社区及工作人员,结合机场的“经济性”和“公益性”两个特性作为评价维度设计了2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民用机场营销策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出民用机场营销策略效果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为了增加指标权重的准确度,最终选择乘法集成法进行组合赋权并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我国民用机场营销策略效果进行评价,分别得到民用机场在6个营销侧重点的营销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吞吐量不同的机场在6个营销侧重点的营销效果,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以及采用的评价模型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出民用机场现有营销策略的效果。因此,本文设计的民用机场营销策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我国民用机场评价其营销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作者: 李建军  日期:2019-12-26 学位授予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民用机场航空地面服务班组长素质模型研究
作者: 尹红莲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班组长作为企业的在基层领导,在员工与企业管理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班组长能否胜任其职务,能否在其岗位上达成优秀的业绩,决定着航空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及变革的成败。因此,如何突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局限,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班组长的选拔、培养和评价的标准也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素质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期兴起于美国的一个管理概念,是为确定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技能、性格特点而被开发应用的,因为其在人才配置和提高绩效方面所具有的潜在作用而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因此,研究班组长的素质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探讨了民用机场航空地面服务班组长素质模型的结构。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民用机场航空地面服务班组长胜任素质模型由三个维度构成,共9个因素:管理技能,包括团队建设与领导、培养下属;个人特质,包括专业技能、学习能力、自信心、责任心、弹性;人际技能,包括沟通能力、人际理解力。本研究在企业班组长素质模型中,提出“弹性”这一维度,指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班组长应对部属所面临的压力进行有效地管理,并将其调整到最适当,以实现最优绩效。同时在素质模型中还提出“团队建设与领导”这一维度,认为“团队建设与领导”是公司所有部门都需具有的素质能力。本研究还探讨不同部门班组长的素质模型结构,即不同职种的胜任班组长在素质能力的9个维度上的典型表现形式。本研究探讨了人口变量对民用航空企业地面服务班组长行为表现评价的影响。通过对性别、年龄、工作类型、学历和工龄等人口变量在班组长素质能力上的差异性分析发现:除了在“人际理解力”、“沟通能力”两个素质能力重要性的认知上,女性的得分比男性高,但对于其它7个胜任特征,女性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上均低于男性;安全管理类看重“责任心”这一素质能力,生产技术类更注重专业技能,销售类在在团队建设与领导这一胜任特征重要性的认识上得分最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班组长在自信心和沟通能力方面的得分很低;年长的班组长在团队建设与领导方面比其他年龄段得分低;工龄短的班组长在专业技能方面不如工龄长的班组长,而工龄在所有班组长中处于中间时间段的班组长在人际理解力的得分上最高。
民用机场航空噪声控制及其标准研究
作者: 田婴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随着我国向民航强国逐步迈进、国内机场与国际航空市场接轨,对机场,特别是大中型枢纽机场发展的衡量,已经不能单纯地局限在其航空业务量水平和经营的多元化规模上,而更应着眼于机场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本论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机场航空噪声现状的基础上,将民用机
< 1 2 3 ... 761 762 763 ... 1644 1645 164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