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空战建模仿真】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基于T-MATS模块的航空发动机仿真建模
-
作者:
黄鹏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ATS
T
发动机
特性图
动态模型
-
描述:
T-MATS模块是一款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热力学系统仿真库,其模块化界面清晰、使用灵活,且代码开源利于后续集成和改进。本文以涡轴发动机为例,通过分析T-MATS模块的使用方法及
-
基于T-MATS模块的航空发动机仿真建模
-
作者:
黄鹏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ATS
T
发动机
特性图
动态模型
-
描述:
T-MATS模块是一款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热力学系统仿真库,其模块化界面清晰、使用灵活,且代码开源利于后续集成和改进。本文以涡轴发动机为例,通过分析T-MATS模块的使用方法及
-
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扫描建模和强度计算分析
-
作者:
鄂江将
闫顺
杨光
马遥力
马震宇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航空发动机叶片
三维激光扫描
逆向工程
-
描述:
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扫描建模和强度计算分析
-
考虑装配变形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NX建模方法研究
-
作者:
刘兴广
苏霞
李文元
周枫林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模方法
NX
变形件
-
描述:
在航空发动机装配过程中,部分零部件将因装配应力产生显著变形,需要准确预测因装配引起的变形量,要求在三维建模时需同时考虑制造状态和装配状态下的零件变形。在分析现有三维建模软件特点的基础上,在NX软件
-
航空发动机叶片式密封仿真分析
-
作者:
朱翌辉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叶片式密封
仿真分析
密封性能
-
描述:
具有低泄露、低损耗,径向柔性的特点,在转子偏心运转及瞬间跳动能正常工作,并且其轴向刚度较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差。本文对密封技术的形式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叶片式密封进行结构分析,并对其密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
-
图像控制技术在飞机仿真座舱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马晓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控制技术
视景仿真
实时显示
-
描述:
本文将针对图像控制技术在飞机仿真座舱中应用的需求,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及图形仪表操作显示的方法实现了座舱环境的仿真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解决了虚拟多功能显示器中叠加观瞄视频图像。
-
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泵单向活门卡滞的仿真研究
-
作者:
蒋陵平
葛杭
王宝栋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向活门
AMESim
燃油泵
故障模拟
-
描述:
本文以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泵单向活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其工作原理确定仿真所需的主要参数及各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利用AMESim软件进行燃油泵工作过程的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能很好地模拟FDR
-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飞机发动机尾喷口整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作者:
曹婷
胡碧阳
李杰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裂纹
整流结构
结构优化
发动机尾喷口
-
描述:
发动机尾喷口整流结构是发动机短舱的延续,它处在发动机尾喷口的外围,对发动机的排气起到一定的整流作用,按照现有飞机的布局约束,该处结构形成尖角区,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导致外场使用过程极易产生裂纹。本文通过对该发动机尾喷口整流结构优化及有限元分析,使其刚度、强度提升,应力集中区明显减少,降低裂纹产生的风险,满足外场飞行要求。
-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飞机发动机尾喷口整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作者:
曹婷
胡碧阳
李杰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裂纹
整流结构
结构优化
发动机尾喷口
-
描述:
发动机尾喷口整流结构是发动机短舱的延续,它处在发动机尾喷口的外围,对发动机的排气起到一定的整流作用,按照现有飞机的布局约束,该处结构形成尖角区,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导致外场使用过程极易产生裂纹。本文通过对该发动机尾喷口整流结构优化及有限元分析,使其刚度、强度提升,应力集中区明显减少,降低裂纹产生的风险,满足外场飞行要求。
-
航空发动机用聚四氟乙烯软管仿真方法研究及疲劳寿命预测
-
作者:
高凯
史志勇
冯凯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软管
寿命预测
仿真方法
-
描述: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寿命、可靠性及安全性相关要求,本文开展了航空发动机用聚四氟乙烯软管多层复杂结构的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并通过开展了试验以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软管建模方式及仿真方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