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UG/WAV技术 航空发动机 产品设计】搜索到相关结果 7805 条
-
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航空航天材料应用实例
-
作者:
张之猛
来源:
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超声激励的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振动引起被检测材料或制件内部缺陷(裂纹或分层)部位的摩擦生热,红外热像仪实时探测试件表面温场变化,热图像显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达到检测的目的。本文采用该技术
-
陕西航空技术资源与航空工业装备制造的发展
-
作者:
高德远
向河
杨旭东
来源:
2006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文旨在使航空相关发展领域对陕西航空技术资源与其装备制造现状加深认识和了解,以推进陕西航空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此,依据目前陕西省航空工业基础及拥有的技术资源、飞机设计及制造中关键技术能力和水平
-
陕西航空技术资源与航空工业装备制造的发展
-
作者:
高德远
向河
杨旭东
来源:
第九届陕西省青年科学家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技术资源
提升技术
航空装备制造
自主创新
-
描述:
本文旨在使航空相关发展领域对陕西航空技术资源与其装备制造现状加深认识和了解,以推进陕西航空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此,依据目前陕西省航空工业基础及拥有的技术资源、飞机设计及制造中关键技术能力和水平
-
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
作者:
赵群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引言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学科。航空是人类利用器械飞离地面、在地球大气层内的飞行活动。航天则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人类探索飞行的历史久远,现代航空的发端始于西方18世纪
-
大型航空器空射平台快速传递对准技术研究
-
作者:
冯冬竹
王鑫
来源:
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快速传递对准
特征值方程
空射平台
卡尔曼滤波器
-
描述:
本文探讨了利用大型航空器作为空射平台进行武器发射的快速传递对准的可行性和仿真分析。针对误差模型系统状态变量的可观测性问题,提出了基于估计误差协方差阵的可观测度分析的特征值方法。基于此特征值方法给出了快速传递对准的匹配方案设计,并对快速传递对准的误差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快速传递对准方案其速度对准和姿态对准时间小于7秒。此研究成果为大型航空器的空中武器发射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传递对准方法。
-
频率域航空电磁异常识别技术研究
-
作者:
李文杰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频率域 航空电磁勘探
-
描述:
频率域航空电磁异常识别技术研究
-
预应力硬态切削技术在航空螺杆加工的应用
-
作者:
叶邦彦
刘建萍
覃孟扬
淡业明
来源:
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九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预应力硬态切削足一种将硬态切削和预应力切削相结合的绿色制造新技术。本文在介绍预应力硬态切削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汽车、航空领域螺杆、轴承、叶片等重要构件易产生疲劳破坏的问题,研究了轴类零件预应力硬态
-
航空工装负角度面和型面最大外棱边测量技术研究
-
作者:
景智
许学军
来源:
2011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CATIA
V5R18 PC
DMIS 整流罩 型面最大外棱边 负角度面 等分点 实测值 构造
-
描述:
主要针对五轴数控铣床加工负角度面时,由于生产实际情况所产生的问题,通过CATIA V5R18软件对PC-DMIS三坐标测量机实测值的应用和分析,对航空特殊工装负角度面和工装型面最大外缘棱边的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并解决其对工装使用的影响。
-
航空装备制造中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
作者:
马龙
贾继伟
来源:
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发展趋势
应用
-
描述:
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其特点。分析了航空装备制造中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航空装备制造中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重要性,采用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必要性,大量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趋势性,低成本制造技术的可行性。
-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与中国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
-
作者:
庞超伟
来源:
第二届中外技术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 军事航空工业 工业发展 中国空军建设
-
描述:
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中国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技术合作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道路。在新的世纪,中俄双方还将在更广领域展开合作。本文综合回顾了中俄在军事航空领域展开技术合作的历史、现状以及相关特点,并对我国军事航空工业的未来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