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部件特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46 条
-
RP-3航空煤油低温氧化特性的试验与数值计算
-
作者:
刘靖
胡二江
黄佐华
曾文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射流搅拌器(JSR)
简化反应机理
模型燃料
3航空煤油
低温氧化
RP
-
描述:
在射流搅拌反应器(JSR)中对压力为0.1 MPa、温度范围为550~1 100 K、当量比分别为0.5与1.0、滞留时间为2 s的工况条件下RP-3航空煤油及由正癸烷(摩尔分数为0.14)/正十二
-
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稳态特性仿真
-
作者:
杨世宇
林远方
徐向华
梁新刚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量活门
航空发动机
燃油计量
压差活门
流体网络法
稳态特性
-
描述:
为研究燃油计量装置的稳态工作特性,提升流量调控性能,基于Python语言自主开发了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一维稳态流动仿真程序,通过建立完善的部件库和高效的求解算法,实现了含压力控制部件的复杂流路仿真模拟
-
RP-3航空煤油模拟替代燃料燃烧特性的实验
-
作者:
刘靖
胡二江
黄佐华
曾文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斯坦长度
层流燃烧速率
模拟替代燃料
影响因素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
RP-3航空煤油模拟替代燃料燃烧特性的实验
-
高温条件下RP-3航空煤油的结焦特性
-
作者:
刘天池
范育新
赵世龙
吴伟秋
黄学民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煤油
结焦量
油管壁温
燃油流速
结焦速率
油温
-
描述:
为了解和掌握航空煤油在高温条件下的结焦性能,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RP-3航空煤油在静止状态下的结焦边界温度与结焦特性,以及不同燃油进口条件、壁温对结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燃油静止时其结焦边界温度
-
高温条件下RP-3航空煤油的结焦特性
-
作者:
刘天池
范育新
赵世龙
吴伟秋
黄学民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煤油
结焦量
油管壁温
燃油流速
结焦速率
油温
-
描述:
为了解和掌握航空煤油在高温条件下的结焦性能,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RP-3航空煤油在静止状态下的结焦边界温度与结焦特性,以及不同燃油进口条件、壁温对结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燃油静止时其结焦边界温度
-
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声振疲劳特性试验
-
作者:
王琰
郭定文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子叶片 声激励 振动激励 声响应 声振疲劳特性
-
描述:
由于振动载荷、声载荷等会造成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高周疲劳失效,通过试验研究了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声振疲劳特性.首先研究了叶根边界条件对发动机转子叶片声响应特性的影响,对3组叶片施加不同的顶紧力,由低到高
-
旋转失速激振力作用下航空发动机转子振动特性
-
作者:
范伟
李建兰
刘建雄
高伟
黄树红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ansoux模型
激振力
旋转失速
振动特性
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
-
描述:
为分析转子系统在压气机旋转失速故障作用下的横向振动,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根据Mansoux模型推导了旋转失速下的压力、流量脉动响应及旋转失速横向激励力模型,并结合不平衡力、碰摩力模型,建立了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旋转失速激振力对转子系统振动响应,通过轴心轨迹图、频谱图、Poincare图、Bode图分析了旋转失速激振力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失速引起压气机转子强烈的非线性振动,并主要是低频振动.研究成果可为航空发动机设计和振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
氢气添加对RP-3航空煤油燃烧特性的影响
-
作者:
曾文
张存杨
刘宇
陈保东
胡二江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斯坦长度
层流燃烧速度
燃烧稳定性
3航空煤油
RP
掺氢比
-
描述:
为了阐明氢气添加对国产RP-3航空煤油燃烧特性的影响,在定容燃烧反应器中实验测量了初始压力为0.1MPa、初始温度分别为390,420K、当量比范围为0.8~1.5时RP-3航空煤油/氢气混合气
-
航空发动机刚性摇臂疲劳试验台设计及疲劳特性试验
-
作者:
顾志祥
曹传军
徐峰
孙文龙
龚文杰
张广辉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疲劳试验
疲劳试验台设计
角度验证
阻滞力分析
刚性摇臂
-
描述:
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调节机构是发动机防喘振的关键部件,长期处于运行状态会造成机构的摩擦、磨损等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机构失效、喘振现象及发动机失控等危险状况。为了明确航空发动机刚性摇臂的疲劳特性
-
短距/垂直起降飞机近地面机腹温升影响特性数值模拟
-
作者:
李春
李广超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响应面
2阶效应
交互作用
短距/垂直起降(S/VTOL)
机腹温升
-
描述: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响应面法获得了机腹温升关于喷管落压比、来流速度及喷管出口离地高度的2阶响应曲面回归方程,以及显著影响飞机机腹温升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喷管落压比、来流速度和喷管出口离地高度对飞机机腹温升的交互影响作用,并得到了给定工况范围内机腹温升最大的工况。研究表明:仅考虑单因素影响时,机腹温升随落压比、来流速度和喷管出口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考虑两因素交互作用时,只有高度与落压比对机腹存在交互影响;考虑单因素2阶影响时,喷管出口离地高度、来流速度和喷管落压比均对机腹温升存在2阶效应。优化获得的机腹温升最大的工作点是尾喷管出口离地高度为3倍尾喷管出口直径、喷管落压比为2、来流速度为0 m/s,此时的机腹温度变化为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