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施工设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95 条
-
航空发动机多变量变增益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
作者:
李嘉
李华聪
徐轩
王淑红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多变量控制 KQ控制算法 变增益调度 控制器
-
描述:
发动机的多变量KQ变增益控制器设计研究,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点条件下,当涡轮后温度和增压比参考输入均为阶跃信号时,其被控参数响应速度很快,且上升时间均小于1 s,耦合影响小于6%,设计点KQ
-
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厂房工艺布局的设计研究
-
作者:
李凯
曾萤雪
来源:
文摘版(工程技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工艺布局 模块化设计
-
描述:
文章通过梳理民用航空发动机修理的工艺流程,提出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厂房的两种工艺布局形式,并对其进行适应 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厂房工艺布局设计方法
-
小型航空研发机构建立设计保证体系的研究
-
作者:
胡瀚杰
曾宪君
吴继森
来源:
山东工业技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保证体系 小型研发机构 航空研发机构
-
描述:
介绍了在适航当局要求下,建设设计保证体系的的必要性,以及现行的国内(大型机构)、国外(小型机构)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经验总结,详细阐述了小型主机研发机构如何建立一套即满足局方要求,又不同于大型机构的切合自身特点的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建议。
-
航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的仿真及优化设计
-
作者:
彭艳
邵吕霞
来源:
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速传感器 电磁输出特性 有限元仿真 Maxwell3D
-
描述: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电磁输出特性的设计要求,从电磁感应测速机理出发,提出三种传感器的设计方案。通过Ansoft/Maxwell3D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三种转速传感器设计方案进行电磁特性的仿真
-
航空地面电源发电机励磁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
作者:
赵徐成
刘章龙
赵辉
杨阳
来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地面电源 励磁系统 PID控制 Matlab仿真
-
描述:
地面电源车发电机励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模型的建立和仿真进行了分析,选用Matlab软件平台对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和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表明了该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航空地面电源
-
一种多级内啮合航空齿轮泵设计与仿真
-
作者:
安蕾
程小慷
来源:
流体机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多级泵 内啮合齿轮泵 强度分析
-
描述:
给出了一种采用一字形燃油通道结构方式的串联多级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方法,首先进行了多级内啮合摆线齿轮泵的总体结构设计;其次基于泛摆线形成原理和内转子摆线齿形曲线参数方程,利用UG三维建模软件完成内转
-
基于航空气象资料的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作者:
刘楚怡
来源:
数字通信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NET 集中监控 航空气象服务
-
描述:
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航空气象资料的集中监控系统的新理念,在分析当前航空气象服务中气象资料存在分散,气象资料搜集程序、分发程序不易管理的现状,对航空气象资料集中监控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并设计出集中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以及部分基础功能。
-
双余度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设计
-
作者:
徐飙
牛涤尘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余度 F2812 电子控制器 故障逻辑
-
描述:
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的任务可靠性对飞机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而提高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任务可靠性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余度设计。本文描述了一种采用TMS320F2812为核心的双余度电子控制器设计方法
-
双电压航空永磁同步发电机设计研究
-
作者:
赵南南
王显承
窦满峰
杨前
来源:
微电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电压 永磁同步发电机 电磁设计 有限元
-
描述:
利用磁路计算法设计了一台双电压航空永磁同步发电机,电机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发电机在稳态、动态输入及动态输出等不同工况下电机电压及电流的变化情况。研究对于提高双电压航空永磁同步发电机设计水平,掌握双电压航空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
面向航空电子企业的TDM系统设计研究
-
作者:
徐瑞
张超
来源:
航空制造技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验管理 系统架构 网络拓扑 业务流程
-
描述:
,通过企业试验需求调研,基于企业业务场景设计了系统的业务架构和网络部署。研究表明,试验管理系统提升了环境试验能力和业务自动化水平,为研发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