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智能化,标准化,外廓扫描技术】搜索到相关结果 1240 条
-
航空发动机主轴承的延寿方法
-
作者:
林国昌
陈聪慧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六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主轴承
航空发动机
延寿方法
故障
-
描述:
分析了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常见的10种故障模式及其产生原因,研究了相应的延寿方法及其延寿机理,并根据我国滚动轴承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提出了目前延寿技术方案和中远期延寿工作建议.
-
航空发动机参数灵敏度分析
-
作者:
马存宝
李云
邓明
宋东
曾庆福
来源:
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能参数
航空发动机
解析建模
灵敏度函数
-
描述:
在航空发动机解析建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智能符号运算系统软件-Mathematic,推导出发动机性能参数的灵敏度函数,给出了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函数的表达式。对发动机几个典型工作状态,利用所推导
-
航空发动机大磨粒监控分析
-
作者:
宋兰琪
陈立波
张占纲
来源:
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磨粒检测
滑油监控
-
描述:
应用滑油光谱监控技术对航空发动机磨损故障预报成效显著,本文研究分析了与该项技术互补的大磨粒检测相关技术和手段,研究开发了磨粒自动检测仪器设备,达到主动预报故障,保证发动机安全使用。
-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
作者:
刘代军
陈亚莉
来源:
China SAMPE 2008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民用飞机
军用飞机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
-
描述:
本文先介绍了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发展现状,然后概述了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军民用飞机机体和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
-
电子束焊接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
-
作者:
康文军
梁养民
来源:
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航空发动机
焊接结构
-
描述:
针对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结合电子束焊接技术的特点,分析介绍了电子束焊接技术在发动机风扇机匣制造中的情况,针对钛合金机匣壁薄、焊缝数量多等特点,采用电子束焊双面成形工艺, 应用合理的数控程序
-
航空发动机转子热弯曲引发的典型故障分析
-
作者:
张连祥
来源:
第八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热弯曲
振动响应
再起动
-
描述:
通过航空发动机转子热弯曲引发的典型故障特征以及采取排除故障措施和效果分析,指出降低慢车前的共振转速、采取合理的转、静子间隙以及再起动前增加一次冷运转,是降低发动机转子热弯曲振动响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
某航空发动机摇臂动应力测试技术研究
-
作者:
周杨娜
来源:
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摇臂
动应力
-
描述:
2005年某航空发动机在外场先后发生3起高压操纵机构摇臂断裂故障。该部件是发动机上的重要零部件,它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运行安全。就摇臂的动应力试验进行了研究,通过该项试验的研究找到了摇臂断裂的原因,为航空发动机的排故提供了依据。并且为发动机其它零部件的动应力试验积累了实际经验。
-
航空发动机振动监测与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作者:
廖丽惠
李喜发
耿中行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FFT
振动监测
-
描述: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的航空发动机振动监测与分析系统。该系统的特点在于,采用振动总量显示与振动分量频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进行多点的振动监测与分析,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软件使用的加窗插值算法。
-
航空发动机测试可视化再现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
作者:
刘德悟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参数组态
可视化技术
测试
-
描述: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试车测试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发动机性能在不断提高,测试的数据量越来越多,测试正在成为提高与验证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测试中,得到的是抽象数据,其直观性
-
航空发动机短舱流动与换热的计算研究
-
作者:
马明明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动机短舱
航空发动机
温度场
流场
-
描述:
飞机发动机短舱包容了发动机、机匣、以及各种发动机附件。发动机本身是一个高温部件,工作时通过机匣向短舱传递热量,造成短舱内温度很高,如果发动机短舱没有合理的结构和有效的冷却,短舱内的高温就会引起发动机附件工作异常或损坏,因此飞机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短舱内指定点的限定温度。 本文通过分析飞机发动机短舱的结构特点和引排气形式,建立了飞机典型短舱冷气流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某型直升机短舱流动和换热的计算模型,数值计算了直升机工作在地面最大状态下短舱内部的流动和换热。结果表明,该状态下,短舱后部监测点温度超过限定值。因此,需要调整短舱的结构以改善短舱内温度场分布,降低监测点温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短舱结构修改方案,分别计算了两种方案短舱内部的流动和换热。通过计算分析发现,结构改进后,短舱内部的流动和换热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监测点温度低于规范要求的温度限定值,冷却效果非常明显。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1
2
3
...
8
9
10
...
122
123
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