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航空制造业,资金配置,产业发展】搜索到相关结果 80 条
-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飞机
-
作者:
任治潞
来源:
大飞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型动力
航空制造业
新型飞机
航空产业
超声速客机
公务机
民用飞机
涵道比
涡扇发动机
飞机制造商
-
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第一架民用飞机冲上云霄,商用航空产业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此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飞机飞得更高、更快,同时也变得更加舒适和安全。如今,诸如新型飞机布局、新型动力结构等有望改变航空制造业格局的新技术,虽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可能还需要
-
航空制造现场监测与控制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
作者:
王立书
来源:
智能制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品质量
航空制造业
控制系统
控制技术
动态感
流程性
生产效率
智能制造
反馈控制
实时感知
-
描述:
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生产管理的基础和必要手段。制造现场监测与控制技术在流程性生产企业和汽车流水线生产线中以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形式得到深入应用,但在航空制造业,目前制
-
台湾航空制造业发展历程(三)
-
作者:
卓跃
张颖
来源:
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满清政府
航空制造业
西方科学
科学救国
中国航空公司
飞机制造厂
广东军政府
航空工业
以制
中央航空学校
-
描述:
传承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命脉战后台湾航空制造业的另一主要技术来源传承自海峡彼岸的中国大陆。自中国近代以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提出向西方学习、"科学救国"的主张。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
-
并购FACC打破西方封锁 航空工业:从卖飞机到大航空服务商
-
作者:
任腾飞
来源:
国资报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制造业
一级供应商
民机
航空服务
航空工业
民用飞机
复合材料部件
FACC
漫漫征程
航空制造企业
-
描述:
自2005年第一架"新舟"60飞机交付津巴布韦之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开启了民用飞机"走出去"的漫漫征程。十余年来,航空工业对外输出超过100架自身研制的民用飞机,目前已经在18个国家的28家航空公司投入使用。航空工业通过不断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多点开花的效果。在这背后,是航空工业前期的点上布局,通过投资并购等
-
台湾航空制造业发展历程(四)
-
作者:
卓跃
张涛
来源:
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陆军
航空制造业
志愿队
维修训练
民航运输
航空工业
抗战后期
民用航空局
字尾
飞机制造
-
描述:
此外,航空研究院下属理工系在此期间还先后设计出"研教1型"双翼教练机(前后共生产15架)、"研教2型"单翼教练机、"研教3型"单翼V字尾教练机、"研滑运一"型巨型滑翔运输机等四种机型(后三者并未投入生产)。至此,「」运作不到9年的时光,完成
-
国产大飞机的乘数效应
-
作者:
王吉鹏
来源:
国家电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制造业
航空航天事业
乘数理论
大飞机研制
干线飞机
产业关联
适航
主流市场
国产大飞机
大飞机项目
-
描述:
很多人搞不懂,甚至简单地以为只是多了一种国产乘坐工具。不少媒体说C919给航空制造业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利好,未来10年国内客机市场空间将超过万亿美
-
台湾航空制造业发展历程(五)
-
作者:
卓跃
李旭丰
来源:
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制造业
电子系统
发展阶段
航空工业
李适
远东航空
恢复阶段
飞机制造
技术局
华锡钧
-
描述:
台湾著名飞机制造专家、前汉翔公司副董事长李适彰认为,台湾战后航空工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1949—1968年为"停顿阶段";1969—1988年为"恢复阶段";1989年至今为"发展阶段"。前台湾"空军航空发展中心"(简称航发中心)主任华锡钧也在《云汉的故事——IDF战机引擎研发过程剖析》中指出,"空军技术局"时期,岛内航空工业发展因此停滞。"空军技术局"鉴于喷气式战机电子系统的日趋复杂与重要,一直想要成立一座"电子军械厂",提升
-
由“国产大飞机C919”舆情看化解质疑的技巧
-
作者:
黄沛
来源:
传媒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波音公司
C919
自主设计
航空制造业
适航证
大型客机
空中客车公司
自媒体
国产大飞机
舆论场
-
描述:
5月5日下午,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如期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这标志着长期以来被波音、空客两大巨头垄断的全球民用航空市场迎来了中国玩家。国之重器翱翔蓝天,C919的成功首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立刻就引发了舆论场高度关注,正面的、激动的情绪充盈着舆论场。但与此同时,也飘来了一批刺耳杂音,既有来自国外的嘲讽,也有不少来自国内民间舆论场的质疑。当然,这些杂音在第一
-
台湾航空制造业发展历程(五)
-
作者:
卓跃
赵宝山
来源:
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航空公司
航空制造业
台湾人
飞机维修
抗战期间
军需工厂
亚洲航空
定期航线
机械公司
陈纳德
-
描述:
前面提过,由陈纳德在中国抗战期间创建的"民航空运大队"(简称CAT),在朝鲜战争期间,曾支援联合国军所谓"非战斗性"的运补工作,如伤兵运送、气象资料搜集、夜间空投游击队员与物资等。1955年,CAT改组登记为两家公司,一是民航空运股份有限公司,二是亚洲航空公司(简称"亚航",前者负责经营台湾岛内外定期航线业务,后者作为美国航空公司(Air Aericam)在亚洲的主要飞机维修企业。可以说,当时亚航是太平
-
“一带一路”上的航空故事
-
作者:
孙祺
来源:
中国报道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支线飞机
通用飞机
航空制造业
厄立特里亚
民机
空中丝绸之路
航空工业
民用飞机
环球飞行
张昕
-
描述:
截至2016年,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生产的民用飞机已在数十个国家运营。中国航空工业民机"走出去"经历了从单纯卖产品到逐步完善服务的过程,民机生产的理念也已经从关注产品转变到关注客户需求。2017年6月24日,一对中国伉俪张昕宇和梁红驾驶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生产的运12飞机历时4个月,穿越23国,成功飞抵哈尔滨,完成了国产飞机的首次环球飞行,总航程超6万千米。在此之前,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