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校基层学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为例
作者: 王雷华   李广超   刁旭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引领   文化建设   高校  
描述: 高校基层学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为例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服务社会初探——以西安航空学院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演示实验室为例
作者: 钟志军   丁琦   来源: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示实验室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高校   服务社会  
描述: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高校利用自身的教学、科研等资源优势服务社会,促进高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社会进步是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热点。以西安航空学院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演示实验室为例,提出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对大学物理实验室如何服务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民航高校外语调频台的建设及管理
作者: 雷海燕   来源: 山东工业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航   外语调频台   高校   建设及管理  
描述: 文章通过对民航高校外语调频台的重要性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阐述了外语调频台设备的选择、使用问题,深入探讨外语调频台的建设与管理方案。
简析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
作者: 折娜   李明俊   刘明灿   来源: 运动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体育教学   管理   高校  
描述: 中国民航大学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但是随着中国民航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已不能满足现有的体育教学要求。因此,必须积极寻求与探索体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及新的教学管理机制,以此来更好的发挥体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西安航空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作者: 杨亚萍   李妍   宋祥龙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新工科   高校   创新创业  
描述: 。提出转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育人平台、增设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师资力量等改革措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符合西安航空学院办学定位、适应地方需求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非航空类地方高校新航空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作者: 张利民   路向阳   柴旭朝   李召   温鹏伟   周同驰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无人飞行器   高校   教学方法  
描述:高校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开发与应用课程为例,立足非航空类高校的校情,创新性地提出学前教育、模块化两阶段教学理念,明确无人飞行器专业“教、学、考、用”之间的关系,为高校无人飞行器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一套专业课程讲授的方法,为非航空类高校提供借鉴。
产业链视角下镇江航空产业与地方高校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 胡超     谢中敏   来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产业   协同发展   产业链   高校  
描述: 促进地方高校与航空产业企业协同发展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将镇江高校与区域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促进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壮大,同时也是高校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突破口。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
新时代高校军事理论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
作者: 张超     李广锋     王洪梁     邢金善   来源: 中国军转民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事理论课程   国防教育   高校  
描述: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更加突显。但目前军事理论课程还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兴趣不浓、育人
论可变空间设计在高校教育建筑综合体中的运用——以中法航空大学中心组团综合体为例
作者: 武艳红     王健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变空间   教育建筑综合体   高校  
描述: 的场所空间,如何满足同一阶段对空间的不同使用需求,以及如何适应建筑空间的时间变化需求,并提出可变空间设计在高校教育建筑综合体中的运用方式、方法及成效,以供参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世界民航类高校对比评价
作者: 李晓津     戚雅青   来源: 综合运输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航   因子分析   高校  
描述: 截至2019年,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疫情后中国民航将与其他交通方式共建交通强国,需要民航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更强支持。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高校评价成果基础上,针对各自特点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