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一种RP-3航空煤油的三组分替代燃料简化机理构建与验证
作者: 陈登炳   刘云鹏   方文   李井华   颜应文   来源: 推进技术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火延迟   三组分替代燃料   层流火焰速度   预混预蒸发燃烧   简化机理   3航空煤油   RP  
描述: 对RP-3航空煤油三组分替代燃料(质量分数分别为73%的正十二烷、14.7%的1,3,5-三甲基环己烷和12.3%的正丙基苯)半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化和验证,旨在获得可应用于工程计算且精度
RP-3航空煤油4种组分替代燃料燃烧反应机理
作者: 马洪安   魏忠秀   付淑青   刘宇   宫俊波   苗磊   来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替代燃料   反应机理   层流燃烧速度   着火延迟时间   3航空煤油   4种组分   RP  
描述: 为准确模拟RP-3航空煤油的着火和燃烧特性,提出摩尔分数为41%正十二烷、37%正癸烷、3%正丙基环己烷、19%正丙基苯的4种组分替代燃料模型,模型包含136种组分、308步基元反应。通过计算对单组分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完成了简化机理的反应动力学验证;同时完成RP-3航空煤油层流燃烧速度的实验和4种组分替代燃料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压力p=101.325、202.65 kPa,当量比Ф=0.5、1.0、1.5工况时,该机理模拟得到的着火延迟时间与实验值能够很好吻合,均存在明显的NTC区域;在压力p为101.325~303.975 kPa,当量比Ф为0.8~1.4,温度T为420、450、480 K时,计算得到的层流燃烧速度与实验值较为吻合。通过与其他文献对比得出,该4种组分替代燃料燃烧机理拟合准确度较高,国产航空煤油着火特性与燃烧特性表现良好,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RP-3航空煤油高压共轨喷射特性的实验研究(英文)
作者: 赵同宾   吴宜胜   段耀宗   黄震   韩东   来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轨喷射系统     单次喷射   主喷射   柴油发动机   3航空煤油   RP  
描述: RP-3航空煤油可以作为替代燃料应用于柴油发动机。本文研究了RP-3航空煤油在单次喷射和多次喷射策略下的喷射特性,并与柴油燃料的喷射特性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尽管RP-3航空煤油的喷射延迟时间比柴油短,但该差异在实际发动机运行工况中可以忽略。此外,虽然RP-3航空煤油较低的密度和黏度导致其更高的体积喷射速率和循环喷射量,然而,RP-3航空煤油的循环质量喷射量和质量喷射速率接近或略低于柴油。基于两种燃料的喷射特性对比,可以发现燃料的物理性质在单次喷射和多次喷射策略中是影响燃料喷射特性的次要因素。
RP-3航空煤油低温氧化特性的试验与数值计算
作者: 刘靖   胡二江   黄佐华   曾文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射流搅拌器(JSR)   简化反应机理   模型燃料   3航空煤油   低温氧化   RP  
描述: 在射流搅拌反应器(JSR)中对压力为0.1 MPa、温度范围为550~1 100 K、当量比分别为0.5与1.0、滞留时间为2 s的工况条件下RP-3航空煤油及由正癸烷(摩尔分数为0.14)/正十二
RP-3航空煤油的润滑特性和改善措施
作者: 赵同宾   吴宜胜   段耀宗   黄震   韩东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润滑   润滑改进剂   柴油   3航空煤油   能源与动力工程   RP  
描述: 在一台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测试机上,研究了燃料温度、应用载荷和磨损时间等因素对RP-3航空煤油润滑过程的影响,以及不同润滑改进剂对RP-3航空煤油润滑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RP-3航空煤油的钢球磨斑直径远大于柴油,增加载荷和延长磨损时间会使得钢球磨斑直径增大。然而,燃油温度升高可能会促进抗磨损产物生成,钢球磨斑直径略微减小。此外,添加润滑改进剂可以显著改善RP-3航空煤油的润滑性能,但是润滑改进剂对航空煤油润滑特性的改善作用存在极值,当添加量超过一定比例后,RP-3航空煤油的润滑性不再随添加剂比例的增大发生明显变化。
RP-3航空煤油模型燃料的简化反应机理构建与验证
作者: 曾文   郭振宇   刘靖   胡二江   常亚超   马宏宇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化反应机理   模型燃料   全局敏感性分析   解耦法   3航空煤油   RP  
描述: 通过耦合基于反应类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组分敏感性分析方法、解耦法及遗传算法,构建了RP-3航空煤油模型燃料(14%正癸烷/10%正十二烷/30%异十六烷/36%甲基环己烷/10%甲苯,摩尔分数)的简化反应机理。以甲基环己烷为例(其它组份类似),详细论述了其骨架反应机理的构建过程。采用基于反应类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甲基环己烷的燃料相关子机理中重要反应类进行了识别,并基于组分敏感性分析方法对重要反应类中的代表性组分进行了选择,形成了甲基环己烷的燃料相关骨架反应机理。基于解耦法,耦合甲基环己烷的燃料相关骨架反应机理与C0-C3简化反应机理,形成了甲基环己烷的初始骨架反应机理。基于遗传算法,对甲基环己烷的初始骨架反应机理中燃料相关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进行了优化,以提高骨架反应机理的预测性能。通过耦合正癸烷、正十二烷、异十六烷、甲基环己烷、甲苯的骨架反应机理,构建了RP-3航空煤油的简化反应机理,包括121种组分、469个反应。结果表明,采用该简化反应机理计算得到的模型燃料在激波管中的着火延迟时间、在定容弹中的层流燃烧速度以及在射流搅拌器中发生氧化反应时的主要组分浓度与RP-3航空煤油及其模型燃料的相应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航空煤油着火的影响
作者: 关远航   赵同宾   黄震   韩东   来源: 内燃机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六烷值改进剂   燃料燃烧   3航空煤油   内燃机   RP   喷雾着火  
描述: 研究了2-乙基己基硝酸酯、乙二醇二甲醚、碳酸二甲酯、草酸二丁酯和硬脂酸甲酯5种十六烷值改进剂对国产3号(RP-3)航空煤油喷射着火特性和衍生十六烷值的影响.在改变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测试和计算了燃料喷雾燃烧过程中的压力和放热率,并基于燃油喷雾着火过程的着火延迟和燃烧延迟等指标评估其着火趋势.结果表明:5种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添加都可以提升RP-3航空煤油的低温反应活性,使压力上升过程和放热过程提前,缩短燃油喷雾的着火延迟和燃烧延迟,促进燃料着火,但随着初始环境温度的升高,各改进剂对于燃料着火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5种十六烷值改进剂中,2-乙基己基硝酸酯效果最好,少量添加即可显著提高RP-3航空煤油的着火倾向,其他4种改进剂的效果相近且较为有限,需在目前试验的基础上大幅提高添加比例才可达到理想效果.在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前提下,2-乙基己基硝酸酯是RP-3航空煤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理想选择,当其添加质量分数为0.4%时,混合燃料的衍生十六烷值与柴油相当.
S型通道内超临界RP-3航空煤油换热特性研究
作者: 王彦红   李雨健   李洪伟   李素芬   东明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型通道   强化换热   迪恩涡   3航空煤油   超临界压力   RP  
描述: 为深入理解空–油换热器的主动冷却问题,开展了S型圆管中超临界RP-3航空煤油的换热数值研究。通过管截面温度和流线的分布情况解释了内壁温度、内壁热流密度、换热系数沿流动方向的变化特征。探究了两个弯管段密度、流速和湍动能的分布情况,以揭示离心力对换热的作用机制。通过离心力参数、迪恩数、二次流动能对离心力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离心力导致两次壁温和热流周向非均匀分布以及强化换热问题。相比上游弯管段,下游弯管段的离心力作用更强,迪恩涡更显著,二次流动能更大。提高压力、降低热流密度、提高质量流速对离心力影响起到抑制作用。
RP-3航空煤油及其替代物液滴低压着火特性
作者: 章洪涛   何勇   张金成   王智化   岑可法   来源: 燃烧科学与技术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着火特性   低压   替代物   液滴燃烧   3航空煤油   RP  
描述: 使用飞滴法对低压环境下RP-3航空煤油以及其二元替代物(体积分数80%的正癸烷和20%的1,2,4-三甲基苯)液滴的着火特性进行研究.液滴通过储油罐以及高温控压炉内的气压差推进并由平口针头产生,液滴
增材制造螺旋圆管航空煤油热氧化结焦特性的试验研究
作者: 张霖琪   蒋杰   阮灿   吕兴才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温度   入口雷诺数   磨粒流处理   增材制造   3航空煤油   结焦特性   RP  
描述: 为得到环境温度、入口雷诺数和磨粒流处理工艺对RP-3航空煤油氧化结焦特性的影响,针对增材制造(3D打印)螺旋圆管,采用了恒定环境温度的试验方法,开展了RP-3航空煤油热氧化结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入口雷诺数和试验时间保持恒定时,无论燃油处于静止还是流动状态,燃油结焦速率和总结焦量都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试验件壁温和试验时间保持不变时,燃油处于流动状态下,燃油结焦速率和总结焦量随着入口雷诺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采用磨粒流处理后,燃油在试验件内的结焦速率大于基准工况,总结焦量是基准工况下的1.17倍。对试验件内表面进行磨粒流处理不利于抑制结焦沉积。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