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成附件供应商技术审查体系建设方法研究
作者: 张栋善   谭涛   来源: 电子测试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机电气   多电飞机   发展方向  
描述: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对三种多电飞机展开了深入研究,分别是F-35,B787以及A380的电气系统新技术,与此同时,还指出了想要实现多电飞机的首要之处就是大力发展电气科技,多电飞机技术的应用从很大程度
多电飞机配电系统TTP/C总线应用技术研究
作者: 邢卉丽   杨善水   戴高乐   王莉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讯总线   C类时间触发协议(TTP/C)   多电飞机   分布式自动配电系统  
描述: C类时间触发协议(Time triggered protocol/class C,TTP/C)总线具有安全性高、实时性好和传输速度快的优点,本文提出将TTP/C总线应用于多电飞机配电系统中。首先分析
多电飞机混合作动系统工作模式优化研究
作者: 韩思聪   郭创   郑晓飞   来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量综合管理   工作模式优化   混合作动系统   多电飞机  
描述: 采用液压作动器/电静液作动器(HA/EHA)非相似余度配置的混合作动系统是未来多全电飞机作动系统的发展趋势,为解决混合作动系统能耗大、发热严重的问题,首先对构成混合作动系统的EHA进行效率分析,通过对比效率特性,提出根据不同工况自动切换至高效率通道进行工作的优化方法;分析飞机飞行空气负载四象限工况特点,以负载力F和作动筒运动速度v构成的工况网络作为切入点,提出了自适应工况与能量回收的混合作动系统工作模式,相较于传统工作模式能耗降低50%以上,并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VIENNA整流器的多电飞机直流负载稳定研究
作者: 陈玉升   肖玲斐   丁润泽   来源: 电子器件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滑模控制   干扰观测器   Vienna整流器   多电飞机  
描述: 针对多电飞机负载的大功率突变、能量回馈以及恒功率特性,考虑飞机直流母线负载鲁棒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VIENNA整流器的直流母线供电方法。考虑到外界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对系统的影响,利用干扰观测器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作者: 丁冉   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电飞机   电气系统   专利  
描述: 多电飞机采用电力系统部分取代原来的液压、气压和机械驱动系统,使飞机的二级能源系统尽量多地用电的形式分配,实现飞机更高的电气化管理。电气系统是多电飞机的核心系统,通过对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专利申请态势进行分析,以专利信息为出发点,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多电飞机电气系统技术整体脉络,从而把握技术发展趋势。
多电飞机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稳定性研究综述
作者: 李永东   章玄   许烈   来源: 电源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稳定性补偿方法   稳定性分析   高压直流   多电飞机  
描述: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是未来多电飞机供电系统的重要方案之一,但其中大量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使得负载体现很强的负阻抗效应,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直接互联的集成方法也经常导致其稳定性问题面临挑战,传统
作者: 杨都     施道龙     彭辉灯     卓亮     陈强   来源: 大电机技术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电机系统   三级式发电系统   多电飞机   高压直流电源  
描述:
面向多电飞机的脉冲波形下局部放电规律研究
作者: 江军   张本栋   王凯   李文源   张潮海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局部放电   频率   脉冲电压   绝缘系统   多电飞机  
描述: 为满足多电飞机的大功率用电需求,系统工作电压需要进一步提高,而较高电压会增加相关部件的绝缘失效风险。面向多电飞机特定工作场景和参数,本文搭建了模拟飞机电作动器中的绕组间绝缘故障测试平台,开展了1
低气压下航空线缆的局部放电特性
作者: 江军   李治   张本栋   李文源   张潮海   来源: 电工技术学报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线缆   低气压   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相位分析   多电飞机  
描述: 为实现飞机电气化,电源电压等级不断升高,多电飞机电气系统中线缆绝缘发生局部放电(PD)的风险随之增加。该文通过设置线缆对接地金属板放电、线缆对线缆架放电和线缆与线缆间放电三种典型模型,全面探究了航空
基于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航空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
作者: 卜飞飞   史建宇   李朋   刘皓喆   赵云   刘哲恺   黄文新   秦海鸿   来源: 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   自抗扰控制   双绕组感应发电机   多目标优化   多电飞机  
描述: 突变在±10V以内,恢复时间不超过25ms,在直流侧突增、突卸负载时,电压波动在±30V以内,恢复时间不超过45ms,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能够实现发电系统的高品质交直流集成发电。研究成果表明,基于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航空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有望为我国多电飞机发电系统提供一种有竞争力的可选方案。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