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枢纽”战略研究
作者: 汪涛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首都国际机场  航空枢纽  中枢航线结构  
描述: 二十余年来,民航运输的飞速发展使我国成为民航大国。如何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跨越是现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关系到我国民航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总结世界民航业的发展并对比我国机场业与发达国家机场业的差距,我国民航已经意识到以航空枢纽机场为基础的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的建设是适应航空运输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增强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战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就是本文的选题背景。 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第一大门户机场,也是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中心。在国际、国内机场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将首都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航空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首都国际机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我国机场业面临的形势及产业环境以及首都国际机场自身的优、劣势,对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空枢纽战略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全文共分六章,按照自身现状审视、产业结构分析、自身SWOT分析、战略理论回顾的顺序逐步展开,进行了自身战略定位思考,提出了建设航空枢纽的竞争战略并论述了战略架构与实施要点。 第一章简要回顾了首都机场的历史及发展概况。首都机场兴建于1958年,1978年至1980年、1995年至1999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扩建,第三次扩建已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07年底完成,2008年投入使用。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深入,1999年重组成立了北京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和北京首都机场股份公司。2002年,京、津机场联合成立了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目前,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已发展为集机场运营、机场建设、投融资、酒店旅游、运行保障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近年来,首都机场的航空业务量持续增长,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三项生产运输指标位居全国机场前列,在世界机场的运输生产排名有所上升。尽管首都机场从航空业务总体来看目前居于三大机场之首,但上海机场和广州机场的航空业务增长对其领先地位构成了威胁。与亚太主要机场相比,首都机场航空业务量差距显著。未来国内三大机场以及亚太其他主要机场针对航空枢纽地位必将展开激烈的竞争。 第二章从产业分析的角度介绍了世界民航业及我国民航业以及机场业的发展概况与趋势。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民航业的国际化快速发展,为航空公司和机场两类市场主体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具有规模经济性和网络经济性等优势,中枢辐射航线从形成到不断发展成熟。随着机场分类的不断细化,出现了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呈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04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保持增长趋势。随着航空业的发展,我国机场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总体上具有集中度高、亏损严重、非航空性收入低的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密度低、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枢纽与干、支线分工不明显,未来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机场布局调整逐步形成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合理配套的布局。在本章最后,从机场间的竞争、地面运输的威胁、中转市场的争夺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机场自然垄断地位削弱的因素,提出了机场业也要树立市场竞争观念的观点。 在前文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第三章对首都国际机场进行了全面的SWOT分析,从国内外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北京市的经济增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和民航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五个方面阐述了首都国际机场面临的发展机会,分析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国际国内机场间竞争的加剧和中转业务本身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给民航业带来的威胁。从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空业务优势、在航线网络中的区位优势、自身的财务优势、设施设备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在重组改制中形成的自身优势以及北京作为首都的地缘优势等内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首都机场的劣势,即所处的京津畿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弱;与亚太主要机场的空运生产量相比存在差距;自身硬件设施、管理与软件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第四章对战略理论发展进行了回顾、综述;介绍了结构流派、能力流派、资源流派三种流派对于竞争战略的基本观点;简要介绍了麦克尔·波特提出的分析产业竞争结构的“五种竞争力”模型,论述了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方、买方和产业内部企业五种竞争力量在产业竞争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我国机场产业五种力量的现状;结合机场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强调了政府在竞争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将政府作为第六种力量的“五力”模型的补充与发展。 第五章阐述了首都国际机场的战略定位及其意义。本章从战略定位的意义谈起,从中国民航建设航空枢纽的紧迫性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航空公司依托枢纽应对竞争与威胁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首都机场自身发展与实施集团公司总体战略的需要三个方面论述了首都国际机场建设航空枢纽的战略意义;结合前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将首都国际机场定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复合型枢纽机场,在具备首要门户机场的功能、保持和巩固在国内机场中的领先地位的同时,在未来将其建设、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大型复合型航空枢纽机场之一,并作为连接全国各地机场的国内枢纽和东北亚地区连接欧、美、东南亚的国际枢纽。本章最后,分准备和初试、全面实施、巩固和提高三个阶段提出了2003年至2020年首都国际机场航空枢纽战略的实施步骤。 第六章从自身的中转业务发展、跨区域机场间的优势互补与联合、机场与航空公司共筑枢纽三个层面提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空枢纽战略架构和实施要点。首先,在评价首都机场现有中转功能的基础上,从硬件设施改、扩建和提供高效中转服务的软件建设方面提出了以发展中转业务为新兴增长点的战略措施。其次,在借鉴国外京畿地区多机场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自身优势以及与首都国际机场在航空业务上的优势互补,从而构建京、津大航空枢纽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京、津联合的障碍在于狭隘的局部利益观念、行政割据与各自为战、组织文化差异造成的摩擦,并对克服障碍的途径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在认识机场与航空公司服务对象同一性和利益一致性的前提下,提出航空枢纽战略是机场与航空公司的双赢战略以及航空枢纽建设应关注航空公司的战略规划的观点,并阐述了航空公司运营方式的改变对机场运作模式的影响,从而从健全中转功能、支持航班运作、提供延伸服务、争取灵活价格、在机场建设方面的充分沟通五个方面提出了首都国际机场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我国第一大机场——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空枢纽”战略的研究与论述,对于目前我国民航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的“航空枢纽工程”如何理清思路、大型机场如何确定并实施航空枢纽战略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民用飞机推重比与翼载的约束分析
作者: 王朝蓬   汪涛   苗禾状   来源: 工程与试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翼载   约束分析   推重比   一体化设计  
描述: 飞/发一体化设计是从整个飞机系统出发进行机体、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其中,约束分析是一体化设计的首要任务,其目的是确定飞机满足技术要求的可行域,并从中选出初步设计的推重比和机翼载荷。本文介绍了一般飞机气动特性计算模型和约束分析的模型,并以某民用飞机为例,进行了推重比和翼载的约束分析。根据相关数据,发现其真实值落在可行域中,可对飞机的性能有初步的认识。
某型民用飞机动力操纵及供油规律的试验研究
作者: 汪涛   王朝蓬   符小刚   来源: 工程与试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力特性   油气混合比   等马赫数爬升   等速度爬升  
描述: 通过对某型发动机动力装置相关系统飞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初步总结了该型飞机动力装置的部分操纵及供油规律。研究发现,当在不同高度上等速爬升及平飞时,油门杆操纵及相应的速度、燃油流量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当进行等马赫数爬升时,相应的油门杆操纵及燃油流量变化趋势则彼此接近;燃油流量与高压压气机后压力之比主要随油门杆操纵的变化而变化,受高压压气后总温的影响比较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