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飞机指定区用防火密封硅胶燃烧特性及热解动力学研究
作者: 张旭   卜庆伟   王志   来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锥形量热测试   聚合物   热重分析   火区密封胶   烟密度  
描述: ,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最大分解温度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利用Coats-Redfern法对DAPCO2200指定火区密封胶进行热解分析,得出转化率为20%时活化能最小为78.9 kJ×mol~(-1),转化率为50%时活化能最大达164.6 kJ×mol~(-1)。
民用飞机密封橡胶材料阻燃特性研究
作者: 王志   杨柳   张旭   来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氧指数   锥形量热仪   热释放速率   密封橡胶   阻燃性能  
描述: 通过锥形量热测试表征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和氟醚橡胶的阻燃性能,测定在25、35、50kW/m~2的热辐射通量下各胶种的热释放速率变化情况、热释放速率峰值大小和点燃时间等,分析各胶种的阻燃性能。通过氧指数试验测定出4种橡胶的氧指数,分析试验现象及规律,表征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丁腈橡胶的pHRR值最大,硅橡胶达到pHRR所需时间最短,氟系列橡胶的pHRR值最小,且达到pHRR所需时间最长,说明4种橡胶的阻燃性由高到低为:氟醚橡胶>氟橡胶>硅橡胶>丁腈橡胶。含氟类橡胶的氧指数最大、阻燃性最好,丁腈橡胶次之,硅橡胶氧指数最小。含氟系列橡胶材料的阻燃性能较优,适合用作飞机高温密封材料。
航空发动机用滑油泵组碟簧压紧有限元分析
作者: 王勇     张旭     王哓林     董云   来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滑油泵   热固耦合   碟簧   初始压缩量   数值模拟  
描述: 为保证滑油泵组关键部件配流盘与偏心泵体的稳定压紧及泵盖的安全性,依据GB/T 1972—2005标准,选用2只单片碟簧以精准对合方式安装于滑油泵组上.在考虑潜在温度场热变形的影响下,采用热固耦合方法,基于Workbench平台对滑油泵组在不同碟簧初始压缩量(0.6,0.7,0.8,0.9 mm)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压缩量小于0.7 mm时,滑油泵的主要部件受到的压紧力较小,主要受油液周向推力的影响;随着初始压缩量从0.7 mm增至0.9 mm,预压缩端的变形量呈现相应的增长趋势,同时滑油泵体挡板所承受的轴向力也随着初始压缩量的递增而呈现线性增长的规律;在此过程中,配流盘与偏心泵体所受到的轴向推力随着初始压缩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被压紧且泵盖保持完好无损.研究结果不仅为滑油泵组的初始安装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有助于指导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安装操作,从而确保滑油泵组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
装配应力对飞机管道随机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与试验验证
作者: 赵旭升     陈果     张旭     钱进   来源: 机械强度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路连接件   随机振动   装配应力   功率谱密度   疲劳寿命  
描述: 针对飞机液压管路连接件疲劳断裂问题,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对带有轴向装配偏差的液压导管进行疲劳寿命预估。从建立真实飞机液压系统管路连接件有限元模型入手,分析轴向装配偏差产生的装配应力对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获取不同轴向偏差下的管路连接件的阻尼比。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随机振动分析,获取危险部位的应力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结合Miner线性损伤理论,对含有装配应力的管路连接件进行了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估。设计并进行了管路共振疲劳试验,发现管道裂纹萌生位置及疲劳寿命下降趋势与仿真结果契合,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当轴向偏差达到0.8 mm时,严重影响到了飞行安全。研究成果为航空液压管路的设计及装配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航空密封材料热解特性研究
作者: 银明     王志     张旭     文放   来源: 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观活化能   密封材料   热解特性   差热分析   热重  
描述: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研究DAPCO 2200、3M-AC-380两种密封材料在氮气氛围、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解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下,DAPCO 2200密封胶、3M-AC-380密封胶的热解均有2个阶段,热解过程中二者的初始温度相差较大;终止温度均随升温速率的提高向高温方向移动;热解速率、质量损失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在热解反应开始阶段表观活化能相对较小,热解速度相对较快;随着转化率的升高,表观活化能变大,材料热解速度降低。采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计算表观活化能,DAPCO 2200密封胶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109.08kJ/mol、144.88kJ/mol, 3M-AC-380密封胶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99.43kJ/mol, 81.71kJ/mol。DAPCO 2200密封胶2个阶段的初始分解温度、最终分解温度以及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温度均高于3M-AC-380密封胶,表明DAPCO 2200密封胶的热稳定性较好。
航空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测试方法研究
作者: 张旭   倪雪华   姜克娟   来源: 2015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润滑油  橡胶  橡胶相容性  
描述: 目前国内航空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试验方法较多,适用范围最广的SH/T 0436加热条件苛刻,考察了改变加热设备对SH/T 0436试验结果的影响,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橡胶相容性方法,包括SH/T0436-92、GJB 1820-93和SH/T 0691-93。结果表明,SH/T 0436-92方法中金属浴和空气浴试验结果一致;SH/T 0436-92和GJB 1820-93两种方法分别对硅橡胶进行相
西安航空“硬科技”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作者: 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张旭   来源: 西安日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制动效率   制动系统   西安航空   国家技术发明   刹车   制动力   民用飞机   联合申报   液压制动   型号研制  
描述: 本报讯(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张旭)日前,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申报的“飞机电液自馈能刹车装置和防滑控制新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表彰,这是西安硬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彰显!飞机制动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
全文:本报讯(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张旭)日前,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申报的“飞机电液自馈能刹车装置和防滑控制新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表彰,这是西安硬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彰显!飞机制动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
西安航空“硬科技”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作者: 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张旭   来源: 西安日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制动效率   制动系统   西安航空   国家技术发明   刹车   制动力   民用飞机   联合申报   液压制动   型号研制  
描述: 本报讯(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张旭)日前,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申报的“飞机电液自馈能刹车装置和防滑控制新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表彰,这是西安硬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彰显!飞机制动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
全文:本报讯(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张旭)日前,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申报的“飞机电液自馈能刹车装置和防滑控制新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表彰,这是西安硬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彰显!飞机制动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
航空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测试方法研究
作者: 张旭   倪雪华   姜克娟   来源: 2015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润滑油  橡胶  橡胶相容性  
描述: 目前国内航空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试验方法较多,适用范围最广的SH/T 0436加热条件苛刻,考察了改变加热设备对SH/T 0436试验结果的影响,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橡胶相容性方法,包括SH/T0436-92、GJB 1820-93和SH/T 0691-93。结果表明,SH/T 0436-92方法中金属浴和空气浴试验结果一致;SH/T 0436-92和GJB 1820-93两种方法分别对硅橡胶进行相
典型航空密封胶的热解和燃烧特性研究
作者: 张旭   冯雅静   王志   王东林   李仁鹏   来源: 中国胶粘剂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释烟速率   失重率   热释放速率   密封胶  
描述: 在航空领域,密封失效会直接影响飞机的结构完整性、可靠性和飞行安全性。以不同密封胶[如合成橡胶基密封胶(牌号PR812)、EP(环氧树脂)基密封胶(牌号Epocast1629)]为试验对象,采用锥形量热仪和热重-差热分析仪对密封胶的热解、燃烧特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pocast1629和PR812的热解过程分别为2个和3个阶段,并且前者的初始热解温度略低于后者;Epocast1629与PR812相比,前者的热释放速率(HRR)、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和热释放总量(THR)等虽明显降低,但释烟速率(RSR)、总释烟量(TSR)及整体持续释烟时间等均明显增大,故Epocast1629在火灾发生后人员的疏散及生命安全方面的危害性更大。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