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螺旋环阻尼器在航空发动机锥齿轮减振中的应用
作者: 王艳丰   郜伟强   徐勇强   欧代松   来源: 机械传动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螺旋环阻尼器   锥齿轮   振动应力   减振   摩擦阻尼  
描述: 变形不协调而产生相互摩擦,从而消耗振动能量。这种阻尼器应用于某型航空发动机锥齿轮减振方案中,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环阻尼器能够有效降低锥齿轮的振动应力水平;阻尼器安装前后该型锥齿轮的4节径1阶后行波共振应力
基于ANSYS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减振特性分析
作者: 朱阳阳   单兴兰   李张辉   来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能量法   阻尼结构   减振   叶片  
描述: 在全世界各种航空事故中,机翼叶片损坏的情况频繁发生,且损坏的大半是叶片结构。大多数的叶片损坏是强度失效或者振幅过大引起的。所以对叶片减振措施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使用二维整体-局部统一滑动模型公式,通过
基于光谱吸收技术的飞机座舱CO2浓度测量研究
作者: 贺书文     冯灿     王加熙     胡晖.   来源: 2023年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装备工程协会年会论文集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CO2   飞机座舱   光谱吸收   减振   浓度  
描述: 基于光谱吸收技术的飞机座舱CO2浓度测量研究
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动力学优化及涂层减振
作者: 孙伟     季文豪     马宏伟     李家鑫     刘芳名.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摘要集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管路系统   动力学优化   减振   涂层  
描述: 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动力学优化及涂层减振
基于光谱吸收技术的飞机座舱CO2浓度测量研究
作者: 贺书文     冯灿     王加熙     胡晖.   来源: 2023年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装备工程协会年会论文集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CO2   飞机座舱   光谱吸收   减振   浓度  
描述: 基于光谱吸收技术的飞机座舱CO2浓度测量研究
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动力学优化及涂层减振
作者: 孙伟     季文豪     马宏伟     李家鑫     刘芳名.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摘要集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管路系统   动力学优化   减振   涂层  
描述: 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动力学优化及涂层减振
航空伺服作动器热仿真建模与迭代优化
作者: 吴帅昊   胡建军   张义仁   徐岩   徐扬   肖强   来源: 液压与气动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伺服作动器   迭代优化   试验验证   热仿真模型  
描述: 以某型航空伺服作动器为研究对象,搭建了高温热环境试验台来模拟作动器的工作环境,基于Fluent软件建立其流固耦合换热仿真模型,开展了试验验证与仿真模型的迭代优化研究。通过开展试验得到10组有效工况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爆破飞断主动控制技术
作者: 王海舟   陈国栋   祝昭丹   姜晓斌   赵诗杨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爆破飞断   包容性试验   风扇叶片   试验验证  
描述: 为了实现在风扇机匣包容性试验中对叶片飞断转速的精确控制,开展了叶片飞断主动控制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风扇叶片爆破切割飞断的方法,进行了风扇叶片榫头的装药结构设计以及应用爆破技术的可行性分析;设计了遥控起爆系统,确保了试验安全;根据静、动态双重验证的技术研究路线提出了详细的技术指标,使叶片飞出姿态满足试验器条件下包容性试验的技术要求。结果表明:采用风扇叶片爆破切割飞断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某大涵道比发动机叶片在风扇机匣包容性试验指定转速下的爆破飞断,叶片飞出的附加动能小于叶片飞失动能的0.05%,叶片飞断转速的控制精度在0.1%以内。验证了该项技术在试验器条件下完成风扇机匣包容性试验的有效性,并为整机包容性试验奠定了基础。
航空发动机消喘措施试验验证
作者: 崔金辉   韩鹏江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切油   可调静子叶片   试验验证   消喘   喷口喉部面积  
描述: 为明确燃烧室短时切油、关小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VSV)角度和放大喷口喉部面积等消喘措施对发动机消喘功能的影响,依托某型变几何混排涡扇发动机制定了试验方案,开展了消喘措施专项验证试验,分别得到了消喘失败和消喘成功时的切油深度、VSV角度瞬时关小量和喷口喉部面积瞬时放大量,并从理论上对试验现象做了解释。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明试验结果是可靠的;试验结果能够为消喘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在设计消喘系统时,消喘措施的具体调整量需通过试验手段确定;适当增大切油深度、增加喷口喉部面积瞬时放大量、增加VSV角度瞬时关小量,有利于发动机消喘;加快VSV和喷口等几何可调特征部件的响应速度,有利于发动机快速退出喘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