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双翼齐飞——以《航空学报》《航空知识》为例
作者: 李明敏   武瑾媛   俞敏   来源: 编辑学报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普及   编委会   科普期刊   学术期刊   科技创新   新媒体  
描述: 学术期刊和科普期刊作为科技期刊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实现科学普及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航空学报》《航空知识》为例,从共享期刊内容资源、共建期刊编委会、共铸期刊传播平台、共育期刊编辑
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实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例
作者: 林欧雅   万劲波   来源: 科技智囊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体制机制创新   高精尖创新中心   国际合作   科研及成果转化  
描述: 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立项建设,是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对国内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和管理实践为例
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实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例
作者: 林欧雅   万劲波   来源: 科技智囊 年份: 202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体制机制创新   高精尖创新中心   国际合作   科研及成果转化  
描述: 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立项建设,是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对国内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和管理实践为例
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航空制造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追赶——基于全球创新网络视角
作者: 王晟锴   李春发   孙雷霆   仝自强   来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合作   中国航空制造业   自主创新   全球创新网络   军民融合  
描述: 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航空制造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追赶——基于全球创新网络视角
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航空制造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追赶——基于全球创新网络视角
作者: 王晟锴   李春发   孙雷霆   仝自强   来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合作   中国航空制造业   自主创新   全球创新网络   军民融合  
描述: 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航空制造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追赶——基于全球创新网络视角
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研究
作者: 袁鹏     赵广飞   来源: 航空维修与工程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适航   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  
描述: 围绕CCAR-21、AP-21-AA-2022-11等适航规章,分析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在型号合格审定阶段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的目的和意义,识别并解读了适航规章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要求,探讨了申请人在与局方制定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过程中的关注要点,提出了参考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文件内容。
民用航空发动机构型管理
作者: 华明达   李国飞   来源: 航空动力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构型管理   型号研制   构型项  
描述: 与国际接轨的构型管理方法的应用,不仅保证了型号研制和适航取证的顺利进行,也为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构型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民用航空发动机构型差异管理分析
作者: 张成武   郝朝杰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构型差异   适航   构型管理  
描述: 为确保试验结果可支撑产品需求符合性声明,满足适航相关的构型管理要求,依据差异性分析原理,在试验件构型与所验证的产品构型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差异性分析的方法证明其对试验结果无影响而允许其存在,从而降低制造和试验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在设计、试验环节开展构型差异标识、更改控制、审核等专项管控,确保构型差异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民用航空发动机构型管理
作者: 华明达   李国飞   来源: 航空动力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构型管理   型号研制   构型项  
描述: 与国际接轨的构型管理方法的应用,不仅保证了型号研制和适航取证的顺利进行,也为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构型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民用航空发动机构型差异管理分析
作者: 张成武   郝朝杰   来源: 航空发动机 年份: 202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   构型差异   适航   构型管理  
描述: 为确保试验结果可支撑产品需求符合性声明,满足适航相关的构型管理要求,依据差异性分析原理,在试验件构型与所验证的产品构型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差异性分析的方法证明其对试验结果无影响而允许其存在,从而降低制造和试验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在设计、试验环节开展构型差异标识、更改控制、审核等专项管控,确保构型差异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 1 2 3 4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