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波音777飞机后货舱热关断活门关键尺寸应用研究
作者: 王冲     王子健     刘铭     庄超   来源: 航空维修与工程 年份: 202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音777飞机   三坐标测量机   尺寸检测   后货舱热关断活门  
描述: 三坐标测量波音777飞机后货舱热关断活门关键尺寸应用研究
基于G1000系统的通用航空飞机飞行数据无线传输平台设计
作者: 王冲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LZW压缩   飞行数据   通用航空   无线传输   G1000   AES加密  
描述: 通用航空目前发展迅猛,但通航产业几乎没有开展与飞行数据传输或应用的相关工作。GARMIN 1000系统(以下简称G1000)作为当前国内通航飞机使用最广泛和最成熟的综合航电系统,集成了飞行数据采集、显示、存储等功能于一身。地面站主要通过机务人员定期拷贝G1000 SD卡中数据文件的方式获取飞行数据,没有实现飞行数据的无线传输功能。鉴于此,本文依托《通用航空飞行品质监控平台》这一课题,类比于运输航空WQAR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G1000的飞行数据无线传输平台,实现了机载G1000的通航飞机飞行数据航后无线传输。论文首先研究了G1000的组成部件及内部交联情况,并详细地分析了存储于SD卡内的飞行数据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Fi的无线传输平台设计方案;其次,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优化改进了LZW压缩算法减小数据冗余量,开发了128bit-AES加密算法包,利用密文传输加强无线传输数据安全性;再次,给出了基于Exynos 4412处理器的客户端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设计了客户端硬件系统与G1000 SD卡交联PCB板,同时利用Qt开发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应用软件;最后,结合客户端、无线路由器、路由中继器与服务器端,分别在实验室和室外环境下搭建无线传输平台,测试了传输平台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测试结果表明传输平台硬件和软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达到了预期进行通航飞行数据无线传输的目的。
基于G1000系统的通用航空飞机飞行数据无线传输平台设计
作者: 王冲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LZW压缩   飞行数据   通用航空   无线传输   G1000   AES加密  
描述: 通用航空目前发展迅猛,但通航产业几乎没有开展与飞行数据传输或应用的相关工作。GARMIN 1000系统(以下简称G1000)作为当前国内通航飞机使用最广泛和最成熟的综合航电系统,集成了飞行数据采集、显示、存储等功能于一身。地面站主要通过机务人员定期拷贝G1000 SD卡中数据文件的方式获取飞行数据,没有实现飞行数据的无线传输功能。鉴于此,本文依托《通用航空飞行品质监控平台》这一课题,类比于运输航空WQAR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G1000的飞行数据无线传输平台,实现了机载G1000的通航飞机飞行数据航后无线传输。论文首先研究了G1000的组成部件及内部交联情况,并详细地分析了存储于SD卡内的飞行数据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Fi的无线传输平台设计方案;其次,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优化改进了LZW压缩算法减小数据冗余量,开发了128bit-AES加密算法包,利用密文传输加强无线传输数据安全性;再次,给出了基于Exynos 4412处理器的客户端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设计了客户端硬件系统与G1000 SD卡交联PCB板,同时利用Qt开发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应用软件;最后,结合客户端、无线路由器、路由中继器与服务器端,分别在实验室和室外环境下搭建无线传输平台,测试了传输平台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测试结果表明传输平台硬件和软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达到了预期进行通航飞行数据无线传输的目的。
基于异构回绕控制的飞机机电管理接口设计方法
作者: 刘亚兵   张庆超   王冲   来源: 2020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装备工程协会年会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异构回绕   接口设计   故障检测  
描述: 基于异构回绕控制的飞机机电管理接口设计方法
基于异构回绕控制的飞机机电管理接口设计方法
作者: 刘亚兵   张庆超   王冲   来源: 2020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装备工程协会年会 年份: 202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异构回绕   接口设计   故障检测  
描述: 基于异构回绕控制的飞机机电管理接口设计方法
基于LADRC的舰载V/STOL飞机短距起飞性能优化
作者: 吴文海   高阳   王子健   周思羽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   性能优化   线性自抗扰控制   短距起飞   推力矢量控制  
描述: 针对垂直/短距起降(V/STOL)飞机在有限的甲板上实施滑跑起飞以及离舰后快速、稳定爬升的实际需要,对其整个过程进行操控优化以提升短距起飞性能。建立了反映多推力矢量操纵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其中包含了地面效应模型和V/STOL飞机特有的喷气诱导效应模型。分别以舰面滑跑距离最短和离舰后增速时间最短为优化指标,给出了舰面滑跑和离舰初期的预置多推力偏转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线性自抗扰反演(LADRC-Backstepping)控制方法,以实现对爬升角不确定非仿射系统的有效控制,其中设计了一种辅助补偿系统来拟制控制量的饱和,同时保证了爬升角跟踪误差的有界性;直接利用一种高阶LADRC方法设计了俯仰角控制器,确保了V/STOL飞机最终以稳定的姿态爬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次预置多推力偏转角+爬升角控制+俯仰角控制”的分段优化操控策略,能够较好地提升V/STOL飞机的短距起飞性能,对内部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满足实际飞行任务的需要。
基于LADRC的舰载V/STOL飞机短距起飞性能优化
作者: 吴文海   高阳   王子健   周思羽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   性能优化   线性自抗扰控制   短距起飞   推力矢量控制  
描述: 针对垂直/短距起降(V/STOL)飞机在有限的甲板上实施滑跑起飞以及离舰后快速、稳定爬升的实际需要,对其整个过程进行操控优化以提升短距起飞性能。建立了反映多推力矢量操纵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其中包含了地面效应模型和V/STOL飞机特有的喷气诱导效应模型。分别以舰面滑跑距离最短和离舰后增速时间最短为优化指标,给出了舰面滑跑和离舰初期的预置多推力偏转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线性自抗扰反演(LADRC-Backstepping)控制方法,以实现对爬升角不确定非仿射系统的有效控制,其中设计了一种辅助补偿系统来拟制控制量的饱和,同时保证了爬升角跟踪误差的有界性;直接利用一种高阶LADRC方法设计了俯仰角控制器,确保了V/STOL飞机最终以稳定的姿态爬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次预置多推力偏转角+爬升角控制+俯仰角控制”的分段优化操控策略,能够较好地提升V/STOL飞机的短距起飞性能,对内部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满足实际飞行任务的需要。
电极材料对短电弧磨削航空发动机蜂窝环表面质量影响研究
作者: 苗李君   周碧胜   周建平   王子健   丁胜威   来源: 制造技术与机床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铸层   短电弧磨削   粗糙度   蜂窝环  
描述: 短电弧(SEAM)磨削航空发动机蜂窝环是一种新型的航空航天盘环类零件的加工方法,针对此类零件低刚度、薄壁的特点,采用短电弧低电压放电磨削,达到高精度、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加工要求。由于采用不同材料的电极会产生不同的加工效果,为了研究其性能规律,采用铸铁、紫铜、黄铜及石墨4种材料进行短电弧磨削航空发动机蜂窝环试验,分析其重铸层厚度、表面粗糙度(Ra)、表面微观形貌(SEM)、加工表面元素、加工电流波形、电极损耗率(TWR)。结果表明铸铁材料电极放电磨削后的重铸层厚度最低,并且表面无微裂纹,而石墨电极加工后的重铸层厚度最大,且石墨电极TWR最高,影响加工精度,故不适用此类零件短电弧磨削加工,紫铜电极加工时的放电稳定,且电解电流最大,若延长空转时间则能有效地产生电解反应去蚀除重铸层。
航空用7475-T7351铝合金厚板耐腐蚀性能
作者: 刘铭   李惠曲   陈军洲   李国爱   陈高红   来源: 材料工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7475铝合金   再结晶   晶间腐蚀   剥落腐蚀  
描述: 研究航空用7475-T7351铝合金厚板晶间腐蚀及剥落腐蚀性能,并利用金相和透射电镜分析该合金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7475铝合金无明显晶间腐蚀,剥落腐蚀程度由表层的EA级递增至心部EC级。7475铝合金厚板发生剥落腐蚀主要是由于合金为片状组织,同时晶界存在由电偶腐蚀构成的通路,晶界腐蚀产物体积膨胀产生楔入力使晶间腐蚀沿着与表面平行的方向发展并逐步演变为剥落腐蚀。再结晶程度由表层到中心逐渐降低,晶粒长宽比增加,剥落腐蚀倾向增大,导致表层到心部的剥落腐蚀程度增加。
航空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差动式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
作者: 王强   胡秋平   邱金星   裴翠祥   刘铭   李欣屹   周洪斌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年份: 201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定位检测   差动式激光红外热图像   内部缺陷   航空复合材料  
描述: 航空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存在严重威胁着飞行安全。以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为检测对象,利用激光作为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热激励源,充分利用激光的远距离精准加热、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实现对复合材料内部分层缺陷的定位检测。利用激光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缺陷试件和参考试件进行多次差动检测,并且依据试件与热像仪的空间位置关系,选择温差最大时刻计算内部分层缺陷的直径。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有效检测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分层缺陷。同时,首次使用的差动式激光红外方法可有效消除激光能量分布不均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使缺陷成像结果更清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