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计算技术工业软件云化研究
作者: 徐瑞    杨永    胡春馨    郭文彬  日期:2024-12-17 来源 :山西电子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CFD 微服务 工业软件 容器技术 云计算 
描述:CFD软件作为CAE工业软件中的一种,主要针对空气动力学进行仿真计算。传统的CFD软件部署在高性能计算环境,用计算数值求解流体力学问题。本文从传统的计算部署现状分析及瓶颈出发,基于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虚拟化、集群技术、工业软件服务化、容器部署应用、容器调度技术介绍,阐述了云计算对CFD工业软件计算技术效率提升和创新应用的支持。通过对工业软件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化研究探讨,对构建基于下一代云计算服务大平台的工业软件平台创新研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规章多维课堂联动模式的研究
作者: 王湛    日期:2021-04-08 来源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多维课堂 航空规章 联动模式 
描述:本文对航空规章多维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自主学习、实践理论融合、教师专业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交通管制课程中进行实践探索,对具体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展望。
航空规章多维课堂联动模式的研究
作者: 王湛    日期:2021-04-06 来源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多维课堂 航空规章 联动模式 
描述:本文对航空规章多维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自主学习、实践理论融合、教师专业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交通管制课程中进行实践探索,对具体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展望。
航空装配领域中命名实体识别的持续学习框架
作者: 刘沛丰  钱璐  赵兴炜  陶波    日期:2023-06-28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航空装配 深度学习 智能制造 命名实体识别 持续学习 
描述:为了构建航空装配领域中装配流程信息、装配技术知识、行业标准和三者内在联系组成的航空装配知识图谱,提出基于持续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技术框架.所提框架的特点是从零语料到大规模语料的渐进式学习过程中,在不依赖人工设定特征的情况下,始终保持较高的识别效果.从飞机总装配和部件对接的实际工业场景展开所提框架的性能对比实验,并以操纵拉杆和钢索的安装为实验案例.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不同规模的语料环境的情况下,所提框架在正确率、召回率、F1值上均显著优于以往算法,所提框架可以为航空装配领域命名实体识别任务持续提供可信的结果.
航空装配抗振外骨骼减振性能试验研究
作者: 吴小笛  王海波  张乐  陈俞鹏  薛朝军    日期:2020-06-05 来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航空装配 动力工具 航空装配抗振外骨骼 减振性能 肌肉骨骼疾病 加权平均法 
描述:航空装配抗振外骨骼减振性能试验研究
航空装配抗振外骨骼减振器参数设计
作者: 陈俞鹏  王海波  吴小笛    日期:2020-09-09 来源 :机械科学与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人机耦合力学模型 航空装配抗振外骨骼 ADAMS仿真 减振器参数设计 正交仿真试验 
描述:减振器是航空装配抗振外骨骼的核心部件,其参数设计是研发该外骨骼的关键技术,对提高减振性能有重要作用。利用双直角坐标法求解抗振外骨骼辅助铆接的人机耦合力学模型,根据拉格朗日原理建立铆接工具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到影响抗振外骨骼减振性能的减振器参数。基于人机耦合力学模型和现有外骨骼样机参数,以标准正交表■设计5因素4水平的正交仿真试验,分析减振器参数对抗振外骨骼减振性能的影响。ADAMS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减振器参数对水平方向力■和合力均值■影响显著,而对竖直方向力■影响较小;减振器参数对■的影响显著性排序为:■,对■的影响显著性排序为■;减振器安装位置■是■和■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范围内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试验结果确定了减振器参数对减振性能的影响,为减振器参数设计及类似的减振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航空装配作业疲劳监测机理研究及其装备设计应用
作者: 张岚云  何彦  杨静怡  周海海  陈炳发    日期:2022-12-30 来源 :包装工程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交互设计 可穿戴设备 工业设计 疲劳监测 
描述:目的 对航空制造业装配操作者的疲劳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对疲劳监测设备提出设计策略。方法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概念为基础,运用实证法,通过对新手操作者和熟练操作者的肌电信号和主观疲劳程度进行采集,整体地分析生理和主观评价的数据,对操作者的疲劳进行评估。结果 得出肌电信号的特征值随着人员的疲劳而规律性地变化,其中 RMS 值(均方根值)和 FInsm5值(由 Dimitrov 提出的新频域参数)与主观评价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新手操作者与熟练操作者的肌电信号也出现差异。结论结合 RMS 值和 FInsm5值的联合频谱分析,提出一个评估肌肉疲劳的模型,包括 3 种肌肉状态:肌肉激活、过渡到疲劳、疲劳到精疲力竭;提出将主观评价标准融入疲劳检测系统的方法;分析航空制造业装配操作者疲劳监测设备的设计策略,包括:可穿戴设备、肌肉疲劳模型的应用策略、反馈数据形式。最后根据设计策略对一款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交互进行了设计应用探索。
航空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保障研究
作者: 张劼  关莉  于鲁平  申健  日期:2016-12-22 来源 :国防技术基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高原环境  航空装备  环境适应性  综合保障 
描述:高原气候环境对航空装备性能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综合效应的叠加,本文在阐述高原环境特点及其环境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原环境因素对发动机系统、液压系统、环控系统、电力电子部件、机械系统裸露运动部件、光学及玻璃部件、裸露气动传感器、材料、裸露天线及非气密仓电插头等部分的主要影响,提出了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保障对策及建议。
航空装备高原寒区保障资源配置研究
作者: 刘钊  焦毅    日期:2017-06-21 来源 :环境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保障资源配置 航空装备 高原寒区环境 损坏模式分析 
描述:针对试飞阶段航空装备在高原寒区使用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故障,对发生故障机理、失效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故障机理、故障模式的分析,总结分析高原寒区极限使用情况下易引起故障的原因;并分析典型高原寒区环境因素对航空装备各分系统、设备影响程度,提出高原寒区适应性改进建议和措施,为装备的保障资源配置提供指导性意见,有效地提高装备在特殊使用环境下使用效能。
航空装备高原寒区保障资源配置研究
作者: 刘钊  焦毅    日期:2017-06-13 来源 :环境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保障资源配置 航空装备 高原寒区环境 损坏模式分析 
描述:针对试飞阶段航空装备在高原寒区使用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故障,对发生故障机理、失效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故障机理、故障模式的分析,总结分析高原寒区极限使用情况下易引起故障的原因;并分析典型高原寒区环境因素对航空装备各分系统、设备影响程度,提出高原寒区适应性改进建议和措施,为装备的保障资源配置提供指导性意见,有效地提高装备在特殊使用环境下使用效能。
< 1 2 3 ... 418 419 420 ... 2558 2559 25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