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目前处于什么位置?
-
作者:
韦顺
日期:2021-04-08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客座率 飞机起飞 盈亏平衡点 股价弹性 春秋航空
- 描述:4月底,我们写过航空行业,当时觉得航空板块已经在底部了,虽然国外疫情还在加速中,但国内各项数据均在边际改善,已没必要去恐慌杀跌,未来一些运营管理好的航司,股价有可能会率先触底跑出来。现在回过头去看,4月是各大上市航司的股价底部,运营效率最好的春秋航空已经脱颖而出,而业务在国内的华夏航空股价也有显著上
- 航空齿轮钢表面完整性与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关联规律研究
-
作者:
吴吉展
魏沛堂
刘怀举
吴少杰
朱才朝
日期:2023-08-29
来源 :机械工程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疲劳极限 二次喷丸 微粒喷丸 滚磨光整 疲劳寿命 表面完整性
- 描述:齿轮接触疲劳是限制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舰艇等高端装备可靠性、长寿命、轻量化需求的重要瓶颈。抗疲劳制造是实现高表面完整性和服役性能的关键,揭示齿轮表面完整性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关联规律成为工程及学术界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常规喷丸、二次喷丸、微粒喷丸、滚磨光整、喷丸光整等加工工艺对AISI9310渗碳淬火航空齿轮钢表面完整性及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并给出抗接触疲劳主动设计方法。通过对不同制造工艺的试件开展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揭示表面完整性与服役性能之间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2 500 MPa接触应力状态下,相对于磨削状态,二次喷丸、微粒喷丸、滚磨光整能使接触疲劳寿命分别提升75.7%、62.3%、117%;常规喷丸、喷丸光整加工工艺能使滚动疲劳极限分别达到2269MPa和2 553 MPa,相对于渗碳磨削状态分别提升2.9%和14.87%。
- 航空齿轮钢表面完整性与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关联规律研究
-
作者:
吴吉展
魏沛堂
刘怀举
吴少杰
朱才朝
日期:2024-12-17
来源 :机械工程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疲劳极限 二次喷丸 微粒喷丸 滚磨光整 疲劳寿命 表面完整性
- 描述:齿轮接触疲劳是限制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舰艇等高端装备可靠性、长寿命、轻量化需求的重要瓶颈。抗疲劳制造是实现高表面完整性和服役性能的关键,揭示齿轮表面完整性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关联规律成为工程及学术界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常规喷丸、二次喷丸、微粒喷丸、滚磨光整、喷丸光整等加工工艺对AISI9310渗碳淬火航空齿轮钢表面完整性及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并给出抗接触疲劳主动设计方法。通过对不同制造工艺的试件开展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揭示表面完整性与服役性能之间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2 500 MPa接触应力状态下,相对于磨削状态,二次喷丸、微粒喷丸、滚磨光整能使接触疲劳寿命分别提升75.7%、62.3%、117%;常规喷丸、喷丸光整加工工艺能使滚动疲劳极限分别达到2269MPa和2 553 MPa,相对于渗碳磨削状态分别提升2.9%和14.87%。
- 航空齿轮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预测与表面完整性优化
-
作者:
吴吉展
魏沛堂
吴少杰
刘怀举
朱才朝
日期:2024-12-17
来源 :机械工程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数据驱动 寿命预测 疲劳性能 滚动接触疲劳 表面完整性
- 描述:齿轮滚动接触疲劳是限制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舰艇等高端装备的重要瓶颈。高表面完整性是决定齿轮服役性能的重要保障,表面完整性与齿轮接触疲劳性能的定量关联规律成为工程及学术界的研究重点。该系列研究讨论了常规喷丸、二次喷丸、微粒喷丸、滚磨光整、喷丸光整等加工工艺对AISI 9310渗碳淬火航空齿轮钢表面完整性参数及服役性能的影响,并给出齿轮抗疲劳设计方法。针对获得的表面完整性与疲劳性能数据,开展疲劳性能预测与表面完整性设计研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确定了表面完整性参数对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重要度;以接触应力、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表面硬度、有效残余应力深度、疲劳寿命可靠度为输入,滚动接触疲劳寿命为输出,采用GA-BP神经网络和SVM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探究了表面完整性参数对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多元回归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公式,疲劳寿命预测值在1.5倍分散带以内;并在给定设计寿命下采用遗传算法对表面完整性参数进行优化,服务于传动构件抗疲劳设计。
- 航空齿轮钢强化工艺与表面完整性关联规律研究
-
作者:
吴吉展
朱才朝
魏沛堂
刘怀举
吴少杰
日期:2024-12-17
来源 :表面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二次喷丸 微粒喷丸 滚动接触疲劳 滚磨光整 表面完整性
- 描述:目的 探究不同加工工艺与表面完整性的关联规律。方法 对渗碳航空齿轮钢AISI9310进行常规喷丸、二次喷丸、微粒喷丸、滚磨光整、喷丸光整等齿轮高表面完整性强化加工工艺处理,使用白光干涉仪、X射线衍射应力仪和显微硬度计对不同工艺状态下的试件进行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等表面完整性表征。结果 喷丸能使得航空齿轮钢的表面粗糙度Sa值由磨削状态的0.68μm增加到0.96μm,而光整处理后,Sa下降到0.2μm以下;微粒喷丸使表面残余压应力提升到–1 300 MPa,相比于常规喷丸和磨削状态,其幅值分别增加了450、800 MPa;滚磨光整使得表面残余压应力幅值进一步增加到1 400MPa以上;二次喷丸及喷丸光整能显著提升表面硬度,相比磨削状态的645HV分别提升到718HV、721HV。结论 二次喷丸、微粒喷丸、光整等工艺通过影响齿轮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硬度梯度等表面完整性参数,从而影响润滑状态、受力状态、应力集中、失效风险等,直接影响齿轮的服役性能。
- 航空齿轮钢C69高温渗碳后的组织性能
-
作者:
戴建科
韩顺
厉勇
刘宪民
王春旭
庞学东
李建新
日期:2022-12-30
来源 :金属热处理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渗层硬度 C69钢 航空齿轮钢 碳化物 渗碳工艺
- 描述:通过OM、SEM、TEM以及显微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1050℃下不同渗碳工艺对航空齿轮钢C69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渗碳、深冷和回火处理后,渗碳层表层的显微硬度最高可达约950 HV0.3,组织为针状马氏体,马氏体上观察到M3C、M2C碳化物,晶界处有M7C3碳化物分布,次表层组织为针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心部显微硬度约为630 HV0.3,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循环渗碳的渗碳效率更高,随循环次数增加,试验钢的表面碳含量和渗碳层深度不断提高,且晶界处M7C3尺寸和数量逐渐增加。4次循环渗碳的表面碳含量为1.14%,渗碳层深度约为3.0 mm。
- 航空齿轮钢16Cr3NiWMoVNbE的真空低压渗碳
-
作者:
王斌
何燕萍
王昊杰
田勇
贾涛
王丙兴
王昭东
日期:2020-09-04
来源 :材料研究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典型管路 航空发动机 热氧化结焦 燃油喷嘴 3航空煤油 RP
- 描述:对航空齿轮钢16Cr3NiWMoVNbE进行真空低压渗碳热处理,研究了真空渗碳、淬火、冰冷处理以及回火工艺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经渗碳淬火处理后,从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可分为碳化物区、碳化物与针状马氏体混合区、针状马氏体区和心部板条马氏体区。在碳化物区的晶界有大量的块状Cr碳化物析出,在析出位置Ni元素较少。在针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基体中细小的析出物为Nb、V、Mo微合金元素的碳化物。从渗碳钢表面到心部,随着碳浓度的降低硬度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渗层深度为0.95 mm。冰冷处理使残余奥氏体进一步转化为马氏体,使实验钢的硬度大幅度提高。
- 航空齿轮表面硬化后硬度与强度关系探究
-
作者:
田静云
崔英浩
薛河
庄泽成
陈浩
日期:2018-12-12
来源 :机械科学与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ABAQUS 表面硬化 材料力学参数 维氏硬度
- 描述:表面硬化处理是提高航空齿轮机械性能的重要手段,大量的航空齿轮破坏都与齿轮硬化层有关,确定齿轮硬化层的力学性能很关键。由于表面硬化使齿轮材料力学性能变的不均匀,利用传统力学试验难以测定其材料性能。本文利用维氏硬度试验和ABAQUS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了齿轮材料硬化层的维氏硬度和其力学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为获取齿轮硬化层力学性能不均匀区域的基本力学参数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更加充分发挥表面硬化处理零件的工作能力提供依据。
- 航空齿轮薄辐板车削加工变形预测及切削参数优化研究
-
作者:
宦海祥
王孟雄
张可
日期:2024-12-17
来源 :机械科学与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齿轮薄辐板 变形预测 参数优化 切削力 切削仿真
- 描述:为了满足直升机传动系统轻量化的需求,作为直升机关键零部件的传动齿轮具有薄壁的显著特征,在切削加工中容易出现变形严重和尺寸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本文以高强度中合金渗碳钢齿轮薄辐板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了切削加工仿真研究,通过建立三维动态切削仿真模型,分析了加工过程中工件所受的切削力与切削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静态仿真分析了切削力和夹紧力叠加对薄辐板加工变形的影响,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最后,通过开展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齿轮薄辐板加工变形量静力学分析显示齿轮辐板轴向变形量最大,径向变形在轮毂处最大;极差分析发现,切削速度为150 m/min、进给量为0.06 mm/r、切削深度为1.8 mm为最优切削参数,最大变形量的预测误差小于10%。
- 航空齿轮箱润滑喷嘴精确控制技术分析
-
作者:
李伟霞
王玥涵
日期:2022-12-30
来源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航空齿轮箱 喷嘴 精确控制分析
- 描述:为了保证航空发动机齿轮箱能够正常高效地运行,需对齿轮箱中的齿轮、轴承等转动零部件进行润滑冷却。阐述了喷射润滑用喷嘴的精确控制技术,着重对喷射点远、有较高精度要求的喷嘴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根据计算的滑油需求量及流量分配方案确定初步的喷嘴设计,进而利用三维坐标转换方法及MATLAB软件对喷孔打靶位置进行精确的分析,并采用CFD对油流进行进一步仿真分析,最后根据设计方案生产相应试验件进行打靶试验。经试验验证,该方法可靠、有效,为后续航空发动机齿轮箱冷却润滑设计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