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航空电子 光学设备 防霉措施 防潮措施 湿热环境 使用寿命】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航空发动机转子平衡夹具的设计技术研究
-
作者:
刘再贵
龙静
许奋强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通过分析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中相关零组件的平衡工艺,主要对动平衡夹具的设计技术进行研究 及对其在生产应用中的总结,提出了动平衡夹具与零件平衡误差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法,并归纳出平衡夹具 在设计上的结构要点、难点、主要技术参数,为该类发动机转子动平衡夹具的设计提供了相应的方法、经 验,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乌克兰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技术培训体会
-
作者:
刘建军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介绍了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工业概况,分析了乌克兰航空发动机专业的教学特点,总结了乌克兰航空 发动机总体设计技术培训收获和体会以及对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思考。
-
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非接触测试发展综述
-
作者:
胡伟
杜少辉
王德友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文综述了非接触式测量航空发动机旋转叶片振动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详细介绍该技术发展过 程,分析未来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发展方向。
-
面向对象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软件开发
-
作者:
张晓博
王占学
蔡元虎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结合用户需求和发展趋势,设计出扩展性强、灵活可靠、适用性广的发动机性能仿真系 统;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集成化航空发动机性能仿真环境,并对常规类型航空发动机进行了 性能仿真;性能仿真结果以图、表
-
航空发动机叶片碰磨利弊分析及装配控制
-
作者:
杨霞
周鹏
雷远波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文从发动机装配角度简述了航空发动叶尖“碰磨”,叶尖间隙控制的意义和作用,论述了某型涡桨发动机在 涡轮导向器上增设“控隙”涂层,排除功率偏低的技术方案;阐述了某型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叶根碰磨的“故障诊断” 经验及根治成效,并对发动机装配技能提出思考和关注。
-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指标工程评估方法研究
-
作者:
杨薇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文首先系统性论述了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参数体系建立方法,包括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的目 的、要求以及具体程序,结合国内外情况提出了可靠性指标监测控制标准和节点,根据国内发展实情, 给出了我国航空
-
一种航空发动机非稳态性能数值仿真方法
-
作者:
左志涛
张冬阳
陈海生
谭春青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文研究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非稳态性能数值仿真方法,文中以某型小涵道比双轴混合排气涡 轮风扇发动机为例,应用发动机关键部件特性,并基于发动机性能稳态仿真方法,建立了非稳态性能 仿真热力模型,构建了平衡
-
某航空典型零件数控切削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
作者:
李冀霞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目前,在我公司数控加工实际生产中, 切削参数的选择还不规范,存在一些问题,不仅达不到切削参数的 优化,而且加工质量也很不稳定。文中对如何选择数控加工切削参数进行了阐述,并通过航空典型零件转子的加工, 解析了数控加工参数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选择与优化的过程。
-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
作者:
梁霄
贾朝波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目前,国内生产的各型发动机的转子叶尖径向间隙测量方法仍沿袭传统发动机的工艺方法,效率较低,同时 测量准确性也较差。通过本项目预研径向间隙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有利于提高测量效 率,降低各型号交付周期,提高发动机交付质量。
-
基于新型涡轮冷却算法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
-
作者:
黄莺
王占学
刘增文
张建东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随着涡扇发动机涡轮前温度的不断提高,所需要的涡轮冷却气量不断增加,现有燃气涡轮发动机 总体性能计算模型中采用的简化涡轮冷却模型所带来的计算误差不断增大,基于这一考虑,本文针对气膜 冷却和对流冷却两种常用的冷却方式,建立了新的涡轮冷却计算模型,并实现了与燃气涡轮发动机总体性 能计算模型的耦合,得到了可考虑不同冷却方式,适用于高涡轮前温度、大冷气量的燃气涡轮发动机总体 性能计算模型。并与简化涡轮冷却模型的计算数据及试验数据作比较分析,表明新型涡轮冷却算法的可行 性和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涡轮部件气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