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航空装备 保障模式 多点保障 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16300 条
-
航空四站装备退役的模糊聚类分析
-
作者:
李康
黄之杰
朱倩
来源:
舰船电子工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四站装备 模糊聚类分析 退役 定量分析
-
描述:
退役是航空四站装备全寿命周期的重要阶段之一,科学合理地判断退役时机既能充分发挥装备的效能,又能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目前,航空四站装备的退役时机多以其设计使用寿命为主,缺乏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论文分析
-
关于航空装备试验监督工作的思考
-
作者:
祝贞凤
陈兴安
刘斯飞
来源: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验监督 工作方法 研究
-
描述:
阐述了抓好航空装备试验前期准备工作、研制阶段摸底试验定型试验、产品交付后质量问题攻关验证试验等重要试验环节的监督方式和处理方法,总结提炼了试验监督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五抓一反思”试验监督改进方法,对组织开展航空装备试验监督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航空装备研发系统工程的继承与革新
-
作者:
史文卿
李俊
来源:
国际航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装备 系统工程 研发 革新 现代战斗机 大型运输机 航空工业 无人机
-
描述:
以现代战斗机、高端无人机和大型运输机为代表的航空装备研发是航空工业的主战场。系统工程,作为高质量研发航空装备的基础保证,在新时期、新发展、新特质的要求下,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课题。
-
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反潜装备情况
-
作者:
薛慧
来源:
飞航导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潜 巡逻机 直升机 无人机
-
描述:
航空反潜作为现代主要的反潜手段,其地位日益上升。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在亚太的航空反潜装备进行了梳理,对未来航空反潜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无人机将成为未来反潜的一种有效手段。最后针对航空反潜装备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各国开发的新型对抗武器系统。
-
航空电子装备维护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
作者:
陈鸿
刘开元
李进杰
张娜
来源: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电子装备 航空训练模拟器 维修考核 量化评估
-
描述:
对航空电子装备维护训练效果进行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存在操作步骤复杂、排故方法灵活、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多等困难。针对上述难点,提出一种客观的训练效果评估方法,能够定量的评价参训人员的维护操作水平和故障排除能力,降低评估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为航空电子装备维护训练效果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基于动作捕捉的航空装备虚拟维修训练系统
-
作者:
杨俊超
史越
杨达玲
周宏伟
来源: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装备 虚拟维修训练 动作捕捉
-
描述:
为满足航空装备维修训练手段创新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航空装备虚拟维修训练系统。该系统由动作捕捉系统、虚拟人软件、场景及装备维修模型、立体投影以及数据手套等模块组成,具备航空维修流程
-
对航空领域未来先进焊接装备与工艺的展望
-
作者:
岳峰旭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冷金属过渡焊接 航空领域
-
描述:
随着工业4.0的提出以及国家对航空制造业的关注,航空制造业的革命迫在眉睫。随着世界经济、军事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航空装备中新材料的引入,新工艺
-
航空电子装备维护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
作者:
陈鸿
刘开元
李进杰
张娜
来源:
现代计算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航空电子装备维护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
航空电子装备维护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
作者:
陈鸿
刘开元
李进杰
张娜
来源: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电子装备 航空训练模拟器 维修考核 量化评估
-
描述:
对航空电子装备维护训练效果进行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存在操作步骤复杂、排故方法灵活、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多等困难。针对上述难点,提出一种客观的训练效果评估方法,能够定量的评价参训人员的维护操作水平和故障排除能力,降低评估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为航空电子装备维护训练效果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航空装备增材再制造的挑战与机遇
-
作者:
刘志峰
来源: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损伤形式
航空零件
再制造
军民产业融合
-
描述:
发展航空零件再制造技术对航空航天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航空装备的损伤形式及其在再制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当下航空装备再制造的关键技术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推动航空装备再制造技术创新与军民产业融合的新途径,对于保障军用航空装备的有效保有量与持续作战能力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