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变化与我国航空企业效益关系分析
作者: 陈义平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航空企业  汇率影响  
描述: 汇率的本质是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的交换比率。汇率的变化意味着这一交换比率的变化,表现为相对价格的变动。因而,汇率的变动常常会引起企业的本币现金流量和以外币计价的各种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运营收入,进而对企业经营效益产生影响。当本币升值,意味着企业进口成本的下降,拥有大量外债的企业会因此获得汇兑收益,但升值会对企业出口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当本币贬值,将对出口产生利好,但进口会受到限制,企业外债会因本币贬值产生汇兑损失。通常来说,在汇率变革中,那些进出口比重高,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外债规模大的行业受到冲击最大。拥有较高的外币负债率、经营高度“国际化”的航空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航空运输作为一种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它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物资流通,加快了经济增长和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对外开放和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航空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同时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 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1994年中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最重大的一次调整,从此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实施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实施,意味着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更多由市场供求所决定,汇率波动将趋于频繁,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不断凸显。因此,关注和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对重点敏感行业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根据所学金融贸易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航空企业效益的影响,并试图寻求可能的解决之道。由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至今,一直保持升值态势,目前累计升值已经超过5%。在全球资本流动过剩,我国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强,未来升值趋势仍将得以延续。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升值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与航空企业效益的关系。 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汇率变化与企业效益的一般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由于汇率变动的实质就是两国货币交换比例的变化,因而,在短期内会改变行业内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进而影响其经营业绩;在较长期内,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经营战略的选择。但汇率变化对企业影响程度的大下,除了取决于汇率本身变动幅度外,更取决于企业本身经营特点。通常来说,企业经营涉外性越强、对外依赖性越大,其所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也就越大。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所在。主要是研究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航空企业的影响。首先介绍我国航空业发展历程和成就、所面临的机遇以及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人民汇率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在综合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判定人民币目前仍面临着很大的升值压力,未来几年内人民币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最后,在对人民币未来走势判断基础之上,通过运用大量的数据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航空企业效益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人民币升值本身短期内对我国航空公司的确会产生实质利好。主要体现在升值当期会带来一次性巨额汇兑收益的获得,支出成本的减少以及股票价格的上扬。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人民币波动所产生的汇率风险,航空企业、行业、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政府层面:制定积极的行业支持政策推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维持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航空企业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航空业市场化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推进航空业的民营化发展。行业层面: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抵抗风险实力;大力发展货运实现航空业的协调发展;鼓励行业间的联盟提高航空业整体竞争力。企业层面:提高汇率风险意识,注重外汇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调整经营战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在以往的汇率波动效应理论研究中,往往大多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汇率变动与进出口、国民收入、物价等宏观要素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而从较微观层面去研究汇率波动效应的文献和理论还较匮乏,在撰写本文过程中,作者并没有收集到针对汇率变化和具体企业效益关系的理论文献,即使对某一具体产业影响的理论分析也显得匮乏且零碎,很难见到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新的视角出发,在理论分析中,积极尝试运用所学金融、贸易等相关理论知识,从微观层面,对汇率变化与企业效益关系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以期得出对企业、行业、政府更为现实、准确的结论。并通过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努力使整个论证过程更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我想这些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然而,在理论分析中,基于资料收集和本人研究能力所限,部分结论尚缺乏足够的实证检验。在实证分析中,由于时间所限,也没能充分地结合国外航空公司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是本文的不足所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