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民用航空运输航班延误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 艾恒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班延误  法律责任  合同义务  
描述: 航空运输以其快捷性、便利性满足了人们快速位移的需求,而航班延误的出现却会使旅客、托运人等消费者对航班运输的时效性提出质疑,产生不满,进而引发程度不同的纠纷。自1929年“延误”一词出现在国际公约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航班延误的概念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至今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极大地影响着航班延误相关立法的进程。目前,航班延误已经成为航空运输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旅客、托运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由于各承运人的航班延误处置标准不一致,民航业政府监管职能较为弱化,相关法律规范尚待完善,航班延误处置程序至今难以有效规范,民航业内各单位之间、民航业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冲突,严重影响了整个民航业的服务水平。就本质而言,航空运输中承运人与旅客、托运人之间形成的是一种运输合同关系,双方根据合同的约定相应行使其权利、履行其义务;航班延误则属于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约情形。从法律角度来讲,航班延误是指在民航运输中,承运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抵离机场并且未能在合理时间内将旅客、行李或货物运抵目的地的法律事实。本文运用民法基本原理、合同法原理、民用航空运输管理等理论,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航班延误的立法现状,归纳出航班延误的概念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违反航空运输合同的归责原则,区分了合理延误和不合理延误情况下,承运人及其代理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并在分析我国立法现状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对策及建议。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航班延误的概念。本人介绍了航班延误术语的起源,阐述了航班延误的基本内涵,并界定了航班延误的法学概念,同时指出了构成航班延误的条件:一是超过正常的离站时间;二是超过抵达最终目的地的合理时间。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关于航班延误的立法情况。本人介绍了国际公约的发展历史、航空运输协会的规则订立情况、欧美国家的立法现状以及我国的立法情况。第三部分为航班延误法律性质分析及其的法律责任。本人运用合同法原理,分析了航班延误的法律性质,阐述了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及法律适用。第四部分为我国航班延误立法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本人重点介绍了我国立法的现状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立法完善和机制健全的对策及建议。
< 1
Rss订阅